石迪文說著抬手指了指停在碼頭上的“威信號”戰艦“這艘船在你們看來,應該已經算是相當強悍的戰船了吧”
許裕拙毫不猶豫地點了點頭,這種裝備數十門火炮的戰船,福建根本就造不出來,如果在海上遇到這樣的對手,許裕拙大概第一反應就是立刻調頭逃跑,跑得越快越好。大員島上的紅毛人雖然也有不少武裝帆船,但跟這種炮艦相比真的是有點小巫見大巫的感覺。
石迪文接著說道“再過兩年,這種級別的戰艦,大概還有五六艘會入列服役,而且更大的戰艦很可能也已經上了船臺開造了。以紅毛人在大員島上的武力配置,怎么跟我們斗等他們的援兵從巴達維亞千里迢迢地趕過來,熱蘭遮城那塊地已經被我們的炮彈翻來翻去犁了好幾遍了”
石迪文這番話說得信心十足,許裕拙聽得也是心驚肉跳。他也知道海漢人野心極大,但真正當面聽到有海漢軍官這樣不加掩飾地將野心表現出來,也還是給他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就在距今僅僅不到十年之前,福建明軍與荷蘭人就在澎湖有過一次正面交鋒。天啟二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占領了澎湖,并且封鎖了漳州入海口。當時的福建巡撫南居益還招安過鄭芝龍去對付荷蘭人,但效果并不理想。
天啟三年年末,南居益在廈門的停戰和談宴會上直接囚禁了荷蘭代表團,并且趁機燒毀了停靠在廈門島的荷蘭戰艦。天啟四年二月,南居益親自到金門島督戰,明軍出動兵船兩百余艘,士兵過萬,渡海攻打荷蘭人在澎湖的據點。
當時的福建總兵俞咨皋,守備王夢熊,率領部隊登陸白沙島,但因為武器和作戰方式的劣勢,并沒有能攻下荷蘭人的據點。七月,南居益又派出火銃部隊前去增援,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打到后面又是進入了僵持局面。八月,明軍再次兵分三路,包圍了荷蘭人的據點。
這場戰斗一直持續到九月,明軍花了七個月的時間,消耗軍費十七萬兩,最后才攻下了澎湖。當時荷蘭守將高文律被明軍活捉,其他的殘兵敗將都逃往了臺灣南部。而高文律之后被押解到北京斬首示眾,明熹宗還當時還“祭告郊廟,御門受俘,刑高文律等于西市,傳首各邊,以昭示天下”。
仗是打贏了,但明軍以十余倍的兵力,打了足足七個月才把荷蘭人從澎湖趕走,雙方的實力對比由此也可見一斑。明軍的自信心非但沒有因為這場戰爭得到提升,反倒是對荷蘭人更加畏懼了。許裕拙當然沒有參加過當年的那場戰爭,但對于當時的戰斗過程卻并不陌生,在他看來,紅毛人與海漢人的戰力是比較接近的,海漢人或許在武器性能方面還稍占上風。但石迪文的說法完全就是海漢民團要碾壓紅毛人,這的確讓許裕拙有點難以置信。
石迪文見許裕拙一臉赫然的表情,大致也猜到他心頭所想,笑了笑道“你對紅毛人了解多少”
“學生只知他們是來自極西之地,距離大明有數萬里之遙”許裕拙對此并沒有多少了解,說了兩句就已經接不下去了。
“我來告訴你這些紅毛人的底細吧”石迪文笑著打斷了他“正好我以前也去過他們的國家。”
“石先生竟然去過如此遙遠的地方”許裕拙再次被石迪文的話所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