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青少年都是近兩年從海漢教育體系中畢業的新一代讀書人,大多是從異地招收回來的孤兒難民,他們對于考取大明科舉沒什么興趣,一心只忠于給了他們新生的海漢執委會。對于他們來說,大明所給予他們的就是無盡的苦難和恐慌,沒有任何值得懷念的地方,而海漢人這個稱呼才是他們真正所認同的身份。
在大明的時候,他們只是無人在意的孤兒,逃難大軍中的不起眼的一員,然而在海漢治下,他們卻成為了受人尊敬的“干部”。
以下內容稍后重新編輯以下內容稍后重新編輯
不過由于電報內容過于簡短,執委們并不知道這一戰中錢天敦的部隊只是表現得中規中矩而已,真正立下頭功的其實是兩場海戰都堪稱表現卓越的民團海軍。正是由于他們在海上給對手施加了足夠大的壓力,才會讓十八芝驚惶失措,連出昏招。最后要論功行賞,海軍軍官謝立的功勞其實要比坐鎮南日寨的錢天敦更大。
“最重要的是,荷蘭人這次公開參戰,接下來跟他們對撕,我們就有充分的理由了。”顧凱一副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模樣“我現在很想知道荷蘭人在聽到福建的消息之后會是什么樣的表情。”
“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計算時間了。”寧崎接過話頭說道“從南日島逃回去的荷蘭人應該已經抵達了大員港,從當地把這個消息傳遞到巴達維亞,大概還得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我認為可以開始安排安不納群島易幟的事宜了。”
在以海盜身份作為偽裝拿下安不納群島之后,如何體面有理地把當地的控制權從“海盜”手中接過來,對海漢來說一直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因為這樣做勢必會引起荷蘭人的不滿,畢竟他們自認為當地已經是屬于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而執委會的態度是不主動挑起與荷蘭人的戰爭,這并不是打不打得過的問題,而是執委會認為從目前的階段就有必要開始營造海漢政權對外的國際形象了。
完全占領了海南島之后,海漢政權的成立時間已經進入倒計時,對于未來的國際關系處理,執委會也已經開始將相關工作列入議事日程當中。雖然海漢的立國之本就是通過貿易和戰爭吸納資源和勞動力,向外擴張地盤,但執委會并不希望海漢對外是一個富有侵略性的形象。至少對外的軍事行動和擴張手段要盡可能占得住道義,這樣被統治階層的思想也更容易得到控制一些。
荷蘭東印度公司早就是執委會計劃中要對付的競爭對手之一,但執委會同時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能做得體面一些,不要把吃相搞得太難看,最好是能讓荷蘭來扮演世人眼中的反面角色,讓海漢能有合理的理由來發動對東印度公司的武裝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