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事實上海漢早就在暗中實施了若干針對荷蘭人的軍事行動,并且也搶回了荷蘭人從大明手中奪去的南海安不納群島,只是一直沒有將其公開化而已。而這次荷蘭人插手福建官府與十八芝之間的戰爭,倒是給了海漢一個極好的機會。前些日子福建開戰之前,錢天敦便已經將荷蘭武裝帆船現身南日島附近海域的消息傳了回來,并建議執委會利用好這個時機為以后對付荷蘭人合理造勢。而南日島的戰果出來之后,執委會的關注重點便不再是后續的戰果清理,轉而開始重點討論戰后的形勢走向和如何利用這次的勝果來對付荷蘭人。
“宣傳部門要把這件事重視起來,要讓群眾明白,荷蘭人不僅僅是大明的敵人,也是我們的敵人,他們對海漢民團所采取的敵對行動,是對整個海漢政權的挑釁和羞辱而我們在福建擊敗了荷蘭船隊,這份榮耀是屬于執委會和所有海漢人,是值得我們每個人感到驕傲和自傲的戰績”陶東來開始親自對宣傳工作做出指示,幾名坐在外圍的年輕歸化民急忙在紙上將這番話摘抄下來。
這些青少年都是近兩年從海漢教育體系中畢業的新一代讀書人,大多是從異地招收回來的孤兒難民,他們對于考取大明科舉沒什么興趣,一心只忠于給了他們新生的海漢執委會。對于他們來說,大明所給予他們的就是無盡的苦難和恐慌,沒有任何值得懷念的地方,而海漢人這個稱呼才是他們真正所認同的身份。
在大明的時候,他們只是無人在意的孤兒,逃難大軍中的不起眼的一員,然而在海漢治下,他們卻成為了受人尊敬的“干部”。
最終沒能活捉鄭芝虎的確讓許甲齊感到有點失望,不過更讓他感到的惋惜的是這個功勞竟然被水師搶了去,于是也更加后悔早先沒有聽從錢天敦的建議,自己帶兵來攻打十八芝的營寨,否則其實還是有機會把鄭芝虎留在岸上,由自己來拿下這份大功。
錢天敦此時想的卻跟他有所不同,這次作戰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拿下鄭芝虎,現在這個目的已經實現,而之后福建海峽地區的局勢將會如何發展,也需要好好思考一番了。
鄭芝虎之死毫無疑問將徹底撕裂福建官府與十八芝之間的關系,如果說在此之前雙方或許還存在著一些臺面之下的交易和默契,那么從此刻開始仇恨值已經上升到一個無法彌合的高度。就算鄭芝龍心里有別的想法,他也不得不為了維護自己“有情有義”的頭領形象,從今以后與福建官府死磕到底。而對于一度很擔心福建官府態度的海漢來說,倒是一舉解決了后顧之憂,不需再擔心福建官府對十八芝的態度出現反復。
這次在南日島對荷蘭人的打擊也算是另一個收獲,一方面通過交手大致了解了荷蘭人的實力和作戰方式,另一方面也為海漢接下來準備用來對付他們的一些手段了極好的理由。前幾天的海戰之后,有四艘荷蘭武裝帆船未能成功脫離戰場,全部被明軍水師俘獲,經過清點之后,這四艘帆船上的船員共計472人,其中有107人在交戰中戰死或落水失蹤,剩下的人員全部被俘這也是荷蘭東印度公司進入遠東以來在軍事行動中被俘人數最多的一次。
當然了,這三百多名俘虜也并非都是荷蘭人,大多數人分別來自荷蘭在全球各地的殖民地,真正的荷蘭人不過才五十多人而已。這批俘虜目前已經被押送到中左所城里關押起來,近期大概不會有脫身的可能了。按照海漢的提議,福建官府已經準備派人去大員向荷蘭人提出交涉,并且會索要一筆戰俘的贖身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