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部門對于福建和南海兩處所爆發的軍事沖突給予了極大的宣傳力度,北邊是海漢民團協助大明官府抗擊海盜和荷蘭人入侵,南邊則是安不納群島在被荷蘭人搶占之后又易主海盜,目前島上的漢人正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已經派遣了使者前來向海漢執委會求援之所以找上海漢,是因為大明官府早就無視了遠在南海的這塊飛地,根本就不管島上漢人遺民的死活了。
海外的漢人那也是漢人,海漢執委會自然是要加以庇護,所以執委會已經下令組織軍隊,準備開拔去南海“解救”安不納群島的漢人。而海漢治下的民眾有近半都是從外地來海南島的移民,對于備受戰亂、饑荒、疫病等苦難的他們而言,能夠感同身受那種處于困境當中的無助,基本上都對出兵安不納群島表示了理解和贊同。
在上級的安排之下,一部分直屬各個部門的商號商行開始帶頭捐款資助軍方,這個風向一起,有些敏感的商人也很快跟風。有關部門很適時地表示,在奪回安不納群島之后,海漢將會在當地設立商港和商務機構,而在此之前捐款資助出兵的商行或個人,都將視其捐款額度,從當地獲得程度不等的回報。比如說一塊專用地皮、一個專用碼頭、減免幾個月的入港費用等等。
哪怕是個人微不足道的捐款,也將會獲得優先移民安不納群島并按人頭分配到一定面積的耕地,這對于那些一心想要當自耕農的移民來說是具有一定的誘惑力。現在農業部在海南島上大力推廣集體農莊制度,要想在瓊南地區以個人名義分到土地可不容易,也只有海外殖民地為了吸引漢人移民過去定居,才會執行這樣按人頭劃分耕地的政策當然即便是分配了土地,個人所擁有的也僅僅只是其使用權,真正的土地所有權仍是由最高權力機構海漢執委會來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