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隨同羅杰南下的是成立于1628年年底的海漢民團第二營,與現在駐防安不納島的安南民團部隊編制一樣,這同樣也是一個四四編制的加強營,自去年燎原行動以來一直就駐扎在瓊北地區。全營滿編超過800人,為了這次南下的部署,軍委還額外安排了一個工程連和一個炮兵連一同南下。
早前在安不納島上的交鋒中,穆夏柏所率領的安南民團在炮戰方面的經驗不足,直接導致了接戰階段的不利局面。十幾個炮臺居然都沒能封鎖住對手的登陸行動,這在戰后也引起了軍方高層的反思。盡管參謀部在相關的戰術設計上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但通過這次交戰,安南民團的確是暴露出了他們在陣地戰方面的短板畢竟這支部隊是以奇襲和山野環境下的特殊作戰為訓練基礎,甚至連重型武器都不是其標準配置,正面戰場上的交戰方式的確并非他們所擅長。
為了彌補這個短板,軍委才作出了這種特殊的調動。雖然炮兵連的配置僅僅只有八門陸軍炮,但專業炮兵部隊在戰場上所能發揮出的威力,并不是臨時客串的步兵們所能相比的。
而工程連則將主要負責在安不納島的港區構建防御工事,前次荷蘭人的突然來襲已經讓軍委意識到之前的想法太過簡單,荷蘭人對于安不納島的重視程度或許會超乎想象,今后一段時期內肯定還會發動對安不納島的奪島作戰。而臨時炮臺已經在上次的交戰中被證實了作用極其有限,要想穩穩地守住港口,還是得照搬現有的成功經驗,在海岸上構筑堅固的大型防御工事才行。
當然僅僅派出一支工程連前往當地還遠遠不夠,建設部為此還要調動一批建筑材料,用船隊運往當地。有鑒于修筑岸防工事的工程量,這毫無疑問又將是一筆巨大的軍費開支。然而這筆錢還真是不能省,就連一向會對軍方預算案提出質疑的顧凱這次也沒有表示反對畢竟前一次荷蘭人都打上岸了,再不修炮臺可能就會悔之晚矣了。
所以盡管當初籌劃占領安不納群島的時候,執委會并不打算在當地投入太多的資源去搞海漢式的岸防工事,但兜兜轉轉回來,大家卻發現這一步根本就無法跳過,該砸進去的銀子照樣省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