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縣級單位的臨高、澄邁、定安等地,目前長期駐扎的也都只保持一到兩個連的武裝,昌化石碌這邊的駐軍規模已經堪比儋州這樣的州城了,而其中的大部分又集中在石碌這邊,因此這里的防衛力度的確是明顯超過了別的地方。
而這也是本地為數不多可以拿出來夸耀的點,喬志亞就不失時機地向參觀團介紹著“相比過去把囚犯全部集中關押在崖城大牢,用朝廷的費用來養著這些犯人,我們現在可以更好的利用這些勞動力,讓他們在礦區勞作,一邊改造思想一邊創造財富。這里的生活、生產設施,包括這附近的營區,基本都是由我們指揮囚犯修建的。”
帶參觀團來石碌的目的主要有三個,一是讓參觀團見識一下昌化至石碌的這條鐵路線,二是讓他們親眼見證海漢目前的鐵礦開采規模,對海漢未來的發展能有更多的信心,第三則是向他們展示一下海漢如何管理囚犯,并將其作為勞動力使用。
“各位請看,前面就是石碌鐵礦的一號礦坑了”喬志亞收住這個話題,轉向對生產場地進行介紹。
石碌鐵礦的礦脈埋藏淺,便于露天開采,因此這里的采礦方式跟田獨鐵礦和黑土港煤礦都是一樣,巨大的礦坑如同一個漏斗一般,呈梯級向地下延伸。坑底是密密麻麻的礦工,用各種采礦工具將礦石敲碎、裝車,然后由蒸汽驅動的卷揚機將裝著礦石的車斗沿著礦坑壁上鋪設的軌道拉上來,再轉運到通往火車站的另一條軌道上。
喬志亞繼續介紹道“每天都有超過兩千名礦工在這里勞作,他們在完成規定的采掘任務之后,就可以得到相應的個人積分,而這個積分的用處就是幫助他們獲得基本的生活待遇,以及刑期的減免。”
有參觀者問道“在下看這些囚犯似乎也不全是漢人,喬主任可否告知他們的來歷”
喬志亞點點頭應道“當然可以。這些囚犯中的一部分是來自瓊州各地的大牢,目前島上各地官府判罰監禁的犯人,基本都是送來這里服刑。此外還有相當數量的囚犯是來自我們海漢民團征戰各地所捉獲的戰俘,這就比較復雜了,除了漢人之外,還有安南人、黎苗等族的山民、日本倭寇、南洋土人、黑人、紅毛人等等。”
“聽說海漢跟黎苗兩族相處得很好,怎么還會有戰俘”人群中又有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