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來石碌的途中花費了不少時間,因此在參觀完一號礦坑之后,便已經到了午飯時間。而喬志亞也提前就安排好了午宴,昨天專門派了十幾個人上山去打了不少山珍野味回來,今天就做給這些賓客享用。雖然這里的條件比不得三亞這種地方,但喬志亞早就吩咐下去,調味香料使勁放,這些人也就吃個味道,只要味道重點,他們自然會覺得自己得到了足夠的優待。當然了,這種場合也少不了海漢特產的三亞朗姆酒,到時候幾杯酒下肚,客人們就不會那么在意用餐環境了。
待午餐過后,休息一兩個小時,然后帶著客人們去二號礦坑轉一圈,走馬觀花地看一看,這趟考察之旅基本上就宣告完成了。天黑之前就可以讓參觀團搭乘火車返回昌化,畢竟這邊的駐地不是軍營就是監禁區,并不適合讓這些客商過夜。
喬志亞的計劃的確沒什么問題,不過變化往往就是出在看似一切順利的時候。中午在工地指揮部用餐期間,喬志亞剛致辭完畢,便有人過來向他報告了一個消息一號礦坑在午間放飯時清點人數,發現少了三十多個人。
為了保證工作效率,礦上放飯期間是不會完全停工的,而是分批進餐。礦工們也不用走出礦坑,后勤部門會用運煤的車斗把午餐送到各個工作面,然后由工頭們按人頭發放給礦工,順便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人數的清點。一般來說,如果清點人數有個位數的誤差是很正常的,因為難免有人在清點人數的時候正好不在,比如上個茅廁之類的。但如果誤差上了兩位數,負責礦區安全事務的看守就得馬上把情況上報,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而今天正好喬志亞在這邊工作,這個情況自然很快就報到了他這里。
喬志亞聽了之后只是平靜地吩咐道“我知道了,按照規定的程序走吧,如果有新的消息了,及時來向我匯報”
由于礦工絕大部分都是囚犯,因此礦上的安全規定是比較嚴格的,只要發現班組少了人,立刻就會讓該班組停止工作,到礦坑外的指定地點集合,接受看守們的問詢。一般來說只要不是逃跑,都能很快就找到失蹤的人員,頂多也就是警告一下,嚴重的話會扣除個人的勞動積分。但如果看守們通過問詢和查找都無法確定失蹤人員的下落,那就會將其列為逃犯,采取的處理方式也會改變。
逃犯即便逃離了礦坑,也不可能乘坐火車離開石碌,而從石碌到昌化之間這幾十里路幾乎都是處于原始的環境狀態,在沒有攜帶任何糧食和工具的前提下,囚犯要逃到有人煙的地方是需要花費相當大的體力和很長的時間才行。而且即便逃到昌化,以當地的狀況,逃犯也很難隱瞞自己的身份,畢竟除了制式囚服之外,他們也沒有別的衣物了。
當然也有另外一條出路,那就是逃入深山。不過這樣做的存活可能性比往海邊逃更小,因為內陸的山區都是黎苗兩族的地盤,作為一個異族外人,逃去那些地方說不定會死得更快。因此對于逃犯,其實礦區很少會采取追捕措施,除非是明確地知道其逃竄路線或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