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葡萄牙商船即便是在安不納港得到消息之后直接從當地南下前往巴達維亞,這一來一去也有兩千海里的航程,一時半會根本回不來,即便收集了情報也沒有多少的時效性可言。羅杰本來想搭葡萄牙商船親自跑一趟,以便用電報在一線向三亞發回戰場報告。但執委會考慮之后認為此舉太過冒險,萬一羅杰出了什么差錯,那可就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了。而且目前安不納群島還有諸多的開發和基建工程正在進行當中,羅杰作為當地的軍政一把手,肯定不能隨意丟下手頭的事情,即便是要動地方,也得等大本營派人過去交接工作才行。
這一來二去,時間很快就到了七月底。海漢依然沒有什么更確切的消息,只知道馬打藍軍一直封鎖著巴達維亞港灣,至于陸上的戰況卻一無所知。海漢這邊也只能從馬打藍軍的動向來判斷,巴達維亞此時應該還沒有失陷,但孰弱孰強卻難以有明確的結果。
8月5日,一艘從爪哇島東部港口返回大明的商船帶來了一個新的消息。據說有規模不小的荷蘭武裝船隊在數天之前攻破了當地的蘇魯馬益港,即后世華人所稱的泗水港。
泗水港作為爪哇島東部的重要貿易港,早在13世紀初就已經有華人踏足當地,宋代趙汝適所著的諸蕃志中,稱其為“重迦廬”,元代汪大淵所著的島夷志略中稱為“重迦羅”,都是對當地古稱junga的音譯。15世紀初馬歡所著的瀛涯勝覽中將當地稱為“蘇魯馬益”,后來這個稱呼也得到了延續,17世紀初明人所著的東西洋考中也使用了這個地名,書中描述當地“林木蔚茂,千余家,強半中國人。又有長臂猿猴數萬。”由此也可見華人在當地早就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明代南下的華人海商也往往會在當地港口與土著居民進行香料交易。
蘇魯馬益港是馬打藍國的重要貿易港口之一,不過由于戰事爆發,當地的海上武裝和陸上武裝都有大半被抽調去了巴達維亞作戰,導致了當地的防御十分空虛,荷蘭船隊幾乎是不費吹灰之力就殺入了港口,搗毀了馬打藍在當地所設的所有官方機構,并且劫掠了大量的金銀珠寶。不過憤怒的荷蘭人并沒有完全失去理智,對于停泊在港口的外國船只,他們只是進行了驅離,而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并搶個痛快畢竟還要指望著這些商船以后去巴達維亞進行貿易,如果在這里趕起了海盜勾當,那只能砸了自家的招牌。
而這艘返回大明的商船就恰好在當地目睹了荷蘭船隊攻陷蘇魯馬益港的整個過程,根據船上人員的形容,這支荷蘭船隊至少有超過三十艘裝備了大量火炮的武裝帆船。從船型推斷,這支船隊大概就有兩三千人的規模了。
在羅杰的反復詢問之下,商船船長又透露了一個很重要的信息。他的船在離港前曾向荷蘭人申請補給淡水,就在這短暫的接觸中,曾經聽到有荷蘭船員表示會將戰火燒遍馬打藍國的港口。雖然這聽起來好像只是一句口號,但羅杰卻認為這有可能是表示了荷蘭人的反擊并不僅限于蘇魯馬益港一處。換句話說,荷蘭人大概會趁著馬打藍國防御空虛的時候,一股腦搗毀其國土上的主要港口。
馬打藍國的疆域從東至西,包括了蘇門答臘島、爪哇島、帝汶島的大部分地區,東西跨度超過三千公里,而南北跨度也超過一千公里,在這片區域中還包括了遼闊的海域在內,真要沿著海岸線一處一處地攻打港口,即便都如蘇魯馬益港這么順利,沒兩三個月時間恐怕也是完不成的。因此羅杰認為荷蘭人的艦隊大概并不止出現在蘇魯馬益港這一支,而是會在多地發動類似的襲擊,然后再一起反撲巴達維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