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錢天敦宣布的消息只是訓練而非踏上戰場,但孫真的心情并沒有輕松多少,因為他現在所屬的編制就是錢天敦剛才提到的新兵三連。在此之前孫真已經有過一次野外生存訓練的經歷,不過當時除了帶隊的教官之外全是新兵,而且并沒有什么戰術上的目標要求,只要大家能完成規定時間的野外生存就算過關。而這次居然會跟老兵一起行動,孫真覺得這次可能不會再像上次的訓練那么容易過關了。
吃完晚餐回到宿舍,果然連長很快就到了。新兵三連的連長姓武名勤,安南裔的歸化籍軍官,也是以前錢天敦在安南任職時的部下。
武勤來宿舍也就是對剛才錢天敦宣布的事情做一個補充說明“明天上午停訓整理內務,此次訓練需要帶齊個人裝備,弟兄們早點收拾好,不要臨出發的時候才發現這沒帶那沒裝的。另外此次訓練是武裝訓練,所以在出發前將配發三個戰斗基數的彈藥。我在這里強調一下,這次的訓練成果有可能會影響各位弟兄以后的前途,大伙兒都給我好好地打起精神來,明白了嗎”
新兵連目前訓練所用的槍械是二八式的前裝式燧發槍,每個戰斗基數是五十發彈藥,以平均兩分鐘一發的射擊頻率來計算,一個基數的彈藥足以供一支火槍部隊打完一場中低烈度的戰斗。而一次配發三個基數的彈藥,這在新兵連過去的訓練當中還從未出現過。畢竟新兵們平時接受射擊訓練,每次也僅僅就只有十發彈藥而已。光是這配發的彈藥量,就讓孫真已經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如果僅僅只是野外生存訓練,哪用得著擺出這么大的架勢。
孫真所參加的上一次野外生存訓練雖然也裝備了火槍,但每個人只配了五發彈藥,而且事前就規定了無極端特殊情況不得開火。在整個訓練過程中,也的確沒有用上火槍的時候。畢竟之前的訓練地安排在澎湖島以南的望安島上,那地方既無猛獸又無潛在的敵人,帶槍更多的是為了讓受訓者保持模擬參戰的狀態,而非自衛或殺傷。
第二天中午,新兵三連在營區完成集合之后,便立刻趕到了七號碼頭待命。新兵們除了個人武器之外,還帶上了一些輜重,如薄毯、速食干糧、飲用水、帳篷、軍旗、軍號等等。孫真雖然是個新兵,但也能感覺出來這次的訓練有些不同尋常,要是單純的野外生存訓練,可并不需要帶這么多東西出門。與其說是野外生存,倒更像是平時進行的武裝拉練。
很快另一支同行的老兵連也來到了碼頭上待命。特戰營一連是錢天敦當初在安南親手組建的部隊,也是后來安南特戰部隊的雛形和模版。這個連隊幾乎等同于是錢天敦的親衛部隊,同時也是安南民團中的精銳。目前錢天敦帶的這個特戰營所有的排級以上軍官,基本都是出自這個連。
而這個連的個人裝備,毫無疑問也是在海漢民團中極為出眾。個人主武器是三零式后裝燧發槍大口徑版,槍管比民團陸軍列裝的型號短了約莫四分之一,但口徑卻是要大了將近三分之一,在近距離上的殺傷力更強。次武器是31式燧發手槍,雖然是單發,但關鍵時候還是可以起到救命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31式燧發手槍是仿制了原本歷史上的1836燧發手槍,這種在18361844年原產于北美馬薩諸塞州的手槍總共生產了四萬余支,也是美國最后一款列裝的軍用燧發手槍。這種手槍在10米內射擊精度相當不錯,而且重新裝填的速度也比較快,熟練的槍手每分鐘可以裝填三到四次,在近距離的交戰環境中,其作戰效能甚至超過步槍。
海漢兵工在小批量生產了這種手槍之后,便交給了錢天敦的特戰營進行試用。后來又開發了更短槍管的小口徑警用版,供司法部的警察部隊裝備。整個海漢民團中,也只有錢天敦麾下的部分連隊大面積裝備了這種燧發手槍,而在別的部隊中,起碼得排長才有資格配備這樣的武器。
除此之外,士兵們的戰術匕首、個人攜具背包、短筒皮靴,也全是統一的制式裝備,看得新兵們好不眼饞。當然最讓新兵們感到羨慕的,還是這些老兵軍服上顯眼的臂章。盡管新兵老兵的軍服樣式相同,但黑底紅字的“特一連”臂章說明了這支隊伍不同尋常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