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沒有預約,又這么早就趕著上門的客人,自然不是什么身份顯赫的貴客,來的全是“福瑞豐”和李家在三亞本地的子弟,其中大部分都是正在海漢人手底下培訓的各行業學徒,還有幾個是“福瑞豐”在本地的商棧、店面等機構的負責人。他們昨天晚上才知道李三少爺又不聲不響地來了三亞,于是一大早便過來請安了。
李奈原本還想著今天抽個空自己去微服私訪一下自家的生意,看看這些人平時的表現如何,倒是沒想到風聲傳得如此之快,這些人連一點空隙都沒給自己留下。當然了,既然人都來了,李奈自然也不會對自己人拒而不見,當下便讓手下人安排這些訪客在樓下候著,自己回到樓上的書房中一一傳見。
與學徒們會面交談的時間倒是花不了多少,一般就是問問近期的學習生活狀況,再隨口了解一下有沒有什么需要特別匯報或者幫助的事情,就可以端茶送客了。平均一個人有兩三分鐘的接待時間就足矣,花了大概一個小時出頭就把來訪的后輩子弟全都打發了。
之所以要先接見這些學徒,是因為李奈知道他們中有很多人一早還要上工上學,如果在這里耽擱久了,勢必影響正事,所以三兩下弄完了就趕人離開了。而各個下屬商業機構的負責人就沒那么忙了,除了街邊的早餐攤子,這么一大早也沒什么別的生意在忙。再說這些人各自還有屬下可以做事,在這里多耽擱一會兒也不至于影響到正常經營。
不過接下來會見下屬機構的負責人就比較耗時了,這些人可不是打著空手來的,幾乎都是抱著厚度不等的賬簿來見李奈,目的自然是當面匯報近期工作了。口頭上的匯報只是一部分,最直接有效的辦法自然還是向上司出示賬簿,以此來表明自己在近期所作出的成績。
“福瑞豐”五年前剛開始跟海漢合作的時候,只在本地開始了一家商棧,后來又陸續開了飯館和專供海漢人娛樂的高級會所。在海漢站住腳跟,并不聲不響地吞并了崖州之后,看好海漢的李家就加大了在三亞地區的投入,各種商業機構也是一家接一家地開了起來。
截止目前,隸屬于“福瑞豐”及李家名下產業的各類商行,已經在三亞開設了多家分支機構。除了“福瑞豐”商行和“金盾護運”在本地的分號之外,還包括有兩間商棧、兩間飯館、一間高級酒樓、一間只對海漢人營業的娛樂會所、一間船行、一家藥鋪、兩間旅店、兩處專屬碼頭及配套的倉儲設施,此外還有直接向李繼峰負責的投資機構,專門負責處理李家在三亞地區投資的農林、基建、房產等大型項目的相關事務。
這些機構的負責人基本都是從廣州選派過來,不是李家子弟至少也是沾親帶故,亦或是已經為李家效力兩三代人的忠仆。這倒不是李繼峰不敢把生意交到外姓人手上,而是在海漢轄區的這種環境當中,如果不是跟李家有著不可割裂的關系,很容易就會受到外界誘惑,放棄自己的現有職位,入籍海漢替真正有錢的大財主打工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