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說得是。”董煙云在高雄港的時候就已經想通了其中關鍵,自然不會質疑許心素的觀點。
“廣東李家已經去了”許心素轉而問起了另一個他所關心的問題。
“李家的碼頭已經在施工了,不過他們的人手不多,工程進度較為緩慢。若我們抓緊時間,還是能把先機搶回來的。”董煙云應道。
許心素默默地點了點頭,這事他其實不用問就能知道,若不是李家先去了,董煙云哪會用得著這么風風火火地趕回來,還簽了這么一份細節并不完全的協議草案。
“你今日便去帳房上支兩萬兩銀子,讓二叔在漳州本地選一批工匠,盡快啟程。”許心素很快就做出了決定“一應所需,你都可自行決定,事后將清單呈報上來便是。廣東人雖然動作夠快,但他們補給不便,調配人手也沒我們方便,先放他們進場,這大概也是海漢人有意在找平衡。”
安西搖頭應道“你要的地皮比李家多,回頭他們肯定也會再來找我拿地,勢必想著要壓住你家的風頭。以海漢跟福瑞豐的合作關系,你說我給還是不給給了之后,你又待如何”
廣州府李家與海漢之間的淵源,董煙云自然是知道的。當初海漢人初到勝利港,最開始跟海漢人做買賣的,便是李家旗下商號福瑞豐在崖城的分店。而之后海漢主持的所有商業活動,福瑞豐幾乎都有份參與,在利用海漢的生產力不斷賺取財富的同時,也幫助海漢在大明兩廣一帶打開了市場。雙方合作的生意數不勝數,民間也將李家視作海漢在大明的頭號代言人,凡是海漢能給予合作伙伴的優惠扶持政策,李家一項都沒漏過。
在這樣的關系下,海漢給別家的待遇,李家自然也能享受,批給許心素多少地皮,也不能虧待了李家。這兩家要是攀比起來,那肯定就沒完沒了了。這個道理并不復雜,安西點了兩句,董煙云便明白了。
“那既然如此,還請安總給予同等條件。”董煙云也不是不知分寸的人,沒有繼續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其實一百五十丈長的碼頭加上六十畝地皮已經著實不少,要知道他當初在三亞談下來的專屬碼頭,也不過才三十丈加上十畝地而已,如果不是有李家這個范本,董煙云原本是打算照著以前的拿地標準來談的。
這當然沒什么問題,錢天敦安排董煙云來高雄港考察,原本就是要拉許心素入伙。這么大的一處港口,要是沒有大量的海商參與進來,光靠海漢自己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規模。而安西卡著資源不肯一次性批給這兩家太多的地,就是怕他們為了彼此攀比而力有不逮,拿了地卻無力進行開發,那就反而會拖慢港口的整體建設進程了。
一個上午的時間,總算是看完了安西所說的“高雄港一期工程”的規劃區域。光是這片區域,就已經跟三亞港差不多大了,而這卻僅僅只是高雄港港灣大概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范圍。如果要繼續參觀那些尚未納入開發計劃的區域,靠騎馬恐怕就不行了,得換乘船走水路才行。
午飯的時候,董煙云向安西問到了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聽說此地土人十分兇殘,貴方可有應對之策”
這個問題其實他在來高雄的途中就已經問過楊運一次,不過楊運的回答全是套話,并沒有什么干貨。董煙云猜測楊運或許并不清楚高雄這邊的具體安排,因此便直接向安西詢問答案。
“兇殘這個倒是第一次聽說。”安西先是愕然,接著便失笑道“這其中恐怕是有些誤會,不知董先生是從哪里聽來的這種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