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將軍,上次在高雄讓廣東人占了先,這次可不能再偏袒他們了”許甲齊提醒道“廣東那邊出多少銀子,我們也可以照著來。”
錢天敦擺擺手道“這事你光跟我說沒用,要去找商務部的人。我也就是知會你一聲,該怎么溝通聯絡,你們自行跟商務部談,我們軍方不會參與進去。”
“是是是,在下明白,明白”許甲齊見錢天敦有意撇開干系,便不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放。他跟海漢人打交道的時間長了,也知道海漢軍方對于軍人涉商是比較忌諱的,就算是軍火貿易,也一向是海漢商務部的人唱主角,而軍方則只是派出技術人員指導明軍使用,并不會直接參與交易過程。開發種植園的項目也是如此,軍方只安全保障,但具體的項目操作則是由海漢商務部和農業部等部門來實施。
送走了滿臉喜色的許甲齊之后,錢天敦又召見了民政部駐澎湖的負責人,并向他傳達了執委會決定在臺北的淡水河口和雞籠港新建兩處移民接收站的決定。今后從北方地區引入的移民,將會從中拿出一部分分配到臺北地區進行安置。特別是接下來要進行大量基建工程的雞籠港地區,所需的勞力數以千計,其中的絕大部分肯定要考慮就近解決,截留從北方輸入的移民無疑可算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當然了,這同時也要求民政部要想辦法提升從大明北部引進移民的效率,否則每個月引入移民的數量可能還不夠臺灣地區的開發所需,那樣根本就沒法向海南島輸送人口了。而對于正處于高速發展期的海南島來說,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其實要遠遠大于剛剛開始起步的臺灣島。只不過臺灣島正好位于北上航路的重要節點,又那么巧是一塊“無主之地”,執委會本來就有意要將其占領下來之后打造為海漢的第二重鎮,因此才會不遺余力地在當地投入了軍隊和各種資源。
但對于錢天敦來說,驅逐了臺灣島上的西方殖民者僅僅只是特戰營完成了一項既定作戰任務而已,而且這個任務的實施難度比預計的小得多,兩場仗打下來,特戰營的傷亡數字只是堪堪突破兩位數,攻城戰能夠保持這種戰損水平絕對算是低到不能再低了。不管是人員損耗還是實際的軍費開支,其實都要比錢天敦在戰前的心理預期低得多。
軍委對這次作戰的戰功核定可能還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能不能趕得上下個月周年慶期間一年一度的公開嘉獎儀式都難說,但錢天敦倒不是很在意這些官面上的儀式,反正該加官進爵的時候肯定少不了自己的一份。他現在已經開始在策劃完成對臺灣島的軍事占領之后下一步的行動方向了。
在軍方將臺灣作為目標之前,執委會是將北擴的方向定在了浙江沿海,以便能夠加速從北方引進移民,但后來出于種種客觀原因,最終還是由軍方做主修改了原本的發展計劃。后來的事實證明軍方的一力主張的確是對的,海漢并沒有花費太大的氣力就拿下了臺灣島的控制權,而反對派所擔心的攻臺部隊可能會因為攻城乏力而陷入長期戰爭的狀況并沒有發生,僅有的兩場攻城戰波瀾不驚,基本都是單方面吊打對方。
當然了,能打出這樣的戰績,負責指揮臺北軍事行動的高橋南功不可沒。如果換做錢天敦親自指揮,也未必能比他進行得更順利,這個大膽的任命的確收到了極好的效果,也為今后軍方大膽任用歸化民軍官積累了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