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船上的倭寇全部都死了,這事也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死無對證,海寧衛的人雖然對此仍心存疑惑,但船上查抄到的財貨、倭寇的尸身、追擊這艘倭寇船的軍官和海漢人的證詞,這些人證物證俱在,讓人根本無法提出質疑。
于是海寧衛向浙江都司匯報這件事的時候,也只能用“出海剿匪,為國捐軀”這樣的說法來為馬躍莫名其妙的死亡做注解。當然了,隨同這份報告一起遞交的還有觀海衛的報功公文,畢竟還殺了一船倭寇,這可是近年來不多見的戰功。觀海衛指揮使黃濤、水師把總許少華,以及見義勇為的海漢商人錢某、石某等人,都在報功名單上。為了能夠坐實這件事,一同送到浙江都司的還有倭寇首級三十余枚。
至于在這個過程真正立下功勞的衢山島島主馬騰,卻連半個字都沒有被提及。當然這也是他自己的要求,雖然現在有海漢人罩著,但他仍然擔心自己的背叛行為會招來報復,并不愿意去出這個風頭。其實只要他自己不說出去,這件事恐怕數年內都不會把真相泄露出去了,畢竟當事者不多,除了海漢的參戰人員之外,剩下還活著的知情者全都已經打包送往南方,他們的目的地不是安南黑土港的煤礦,就是南海安不納島上的種植園,總之有生之年大概都不太可能再回到浙江這邊了。
這件事雖然事起倉促,但最終的解決倒是還算圓滿,至少海漢在明面上把自己洗得非常干凈,還進一步地鞏固了“協助官府剿匪”的這種正面形象。
當然這種手段也不可能唬弄到所有人,比如策劃這件事的浙江都司僉事于平風就心知肚明,此事絕對不是觀海衛和海寧衛呈報上來的這樣,海漢人在這個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也不可能是協助官府剿匪的良民,馬躍的離奇失蹤和死亡多半都與其有關。但馬躍事前并沒有向于平風報備自己的行動計劃,因此于平風也著實想不通馬躍堂堂三品大員,為何會悄無聲息地跑到海上去,又是怎么落到了海漢人手上。
于平風哪里想得到這馬躍剛愎自用又缺乏實戰經驗,早在動手之前就被海漢人把他的計劃摸了個透徹,其間又有馬騰這么一個誰也沒料想到的變數出現,結果讓算計者反被算計,馬躍以為自己是獵人,殊不知他眼中的獵物才是真正的獵人,而自己卻成了渾然不覺踏入陷阱中的獵物。而海漢人在定下這個行動計劃的時候,就已經將后續的處理方式考慮進去,力求將這件事的收益做到最大化。如果不是整件事的親歷者,很難憑空想象出其中有這么多的曲曲拐拐。
于平風雖然懷疑這事十有七八是海漢人從中搗鬼,但卻連半點證據也沒有,反倒是此前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的寧波觀海衛,這次也顯然是跟海漢人站在了同一立場。這甚至比馬躍的死更讓于平風失望,因為這樣就意味著距離舟山島最近的寧波府衛所軍都放棄了與海漢為敵的態度。昌國衛和觀海衛中間時隔一月,一前一后遞上來的剿匪報功文書都是提到了海漢人的協助,這讓一心想要報復海漢的于平風真是恨得牙癢。
如果說于平風一開始跟海漢作對的原因還僅僅只是心疼自己在六橫島上交給海沙幫經營的產業毀于一旦,那么到了后來就多少摻雜了要跟海漢人爭個高低勝負的執念在其中。要是不徹底分出勝負,于平風大概是不會就此罷休了。
而舟山島上的海漢人卻沒時間在意于平風的情緒如何,在解決了海寧衛和衢山島的隱患之后,錢天敦和石迪文將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自身事務上。而現在他們所面臨的工作,就是以舟山為的東北亞地區航線開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