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迪文則是邊聽邊搖頭,錢天敦話音剛落,他便提出了反對意見“朝鮮人窮得只能啃蘿卜咸菜過日子,跟他們能有多大的貿易量還不如跟日本人做買賣,人傻錢多好唬弄。我們在五島列島占個港灣就能啟動,投入不多,建設周期也短,我看還是日本這邊好。”
“但五島列島沒太多可開發的空間,也就最南邊的福江島還有點平地,人口多了估計還得從外面向當地運糧食才行。”錢天敦反駁道。
“這本來就是個用來過度的據點而已。”石迪文道“日本這地方,難道還要留著幾百年之后造反當務之急就是從下一代開始在當地實施人種改造,幾百年后你我都是民族英雄”
錢天敦聽得哭笑不得,只能豎起大拇指道“是是是,你厲害”
at章節內容開始a一心想要親自督戰的馬躍,卻沒有料想到自己的第一次正式出戰居然就成了最后一次踏上戰場的經歷,而他也有幸成為了近年來東海海防第一個非正常下臺的衛指揮使。但馬躍的失蹤并沒有立刻在嘉興海寧衛引起混亂,或者說短時間沒有人注意到這件事更為準確。
馬躍該保密的時候沒有保密,不該保密的時候卻是捂得嚴嚴實實,他離開之前并沒有告知兩位指揮同知和屬下的指揮僉事關于自己的去處,只說身體不適要休息幾日,還特地叮囑他們不要到家里來探視。而對家里人卻說要到杭州府公干,可能需要去好幾天才會回來。這陰差陽錯之下,竟然沒有人立刻發現堂堂衛指揮使無端失蹤了。
最先發現并揭露這個狀況的并不是馬躍在海寧衛的同僚們,而是隔著一個杭州灣的觀海衛。七月三日,隸屬于觀海衛指揮的水師船只在東海上發現了一艘倭寇船,一路追擊到舟山島附近的時候,得到了海漢民團的協助,截下了這艘行蹤詭異的倭寇船。登船檢查的士兵在船上找到了包括馬躍在內的十余具尸體,以及數量不菲的現銀和一些大明出產的商品。又過了一天之后,便由觀海衛指揮使黃濤親自確認了馬躍的身份,并向海寧衛發去消息。
海寧衛這邊接到消息后自然是大為震驚,立刻由一名指揮同知帶隊去觀海衛認尸,結果發現除了馬躍的尸體之外,倭寇船上找到的十余具尸體竟然全是海寧衛人馬,而且都是馬躍的心腹。由于這船倭寇武力拒捕,竟然沒有抓到一名活口,所以馬躍這批人的死因也就成了未解之謎。但按照黃濤的說法,馬躍等人應該是秘密出海抓捕倭寇的時候不幸遇難,應當是為國戰死。
對于這樣的說法也沒有人提出異議,總不能說馬躍是出海密會倭寇,因為分贓不均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發生火并而死雖然看起來這種可能性似乎更大一些。但堂堂朝廷命官,如果死后還被追查到與海盜倭寇勾結,而且死得如此不光彩,那丟的可不止是他馬躍的臉面,所以必須要有一個妥善的說法才能把這事完結,而黃濤所提出的這種可能性至少能保全所有人的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