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號”上的艦炮雖然都是大口徑短身管,但在射程上并不吃虧,從船上發射的炮彈一樣能夠打到岸上十八芝部署的炮位。只是因為海上波浪起伏,船身難以穩定,這種距離稍遠的炮擊也就只能瞄個大致的方向,估算一下發射角度,然后就只能靠隨緣命中了。
“奮進號”發射到第七輪的時候,才終于有一顆炮彈命中了岸上的炮位,并將這個缺乏掩體的炮位上部署的火炮和三名炮手一起掀上了天。而在此期間也至少有三枚炮彈命中了“奮進號”,但因為距離太遠,炮彈飛到這里的時候基本已經力竭,無力再對“奮進號”厚實的船舷造成實質性的傷害,僅僅只是造成了船身的短暫震動而已。
在旗艦奮力作戰期間,處于外圍的運兵船也駛近海岸,或直接沖灘,或放下小船,讓陸軍士兵從島上火炮射程所不及的地方登陸。
此次參與作戰的陸軍部隊雖然不像錢天敦麾下的特戰營那么厲害,但執行這種兩棲登陸奪島作戰的經驗卻也相當豐富。事實上在以海為本的海漢民團中,陸軍的兩棲作戰科目是最基本的訓練科目之一,每一名合格的陸軍士兵都必須掌握基本的登陸作戰技能,比如武裝泅渡、劃船、登陸集結、建立灘頭陣地,以及反登陸戰等等。大量的訓練讓士兵們來到這里之后,幾乎無需進行專門的適應性訓練和地形偵察,便可在實戰中打出不錯的效果。
海漢人在海岸上登陸自然也瞞不過島上守方的眼睛,但由于十八芝手上的火炮已經十分有限,沒有辦法布防更多的地方,目前只能專心跟停在海上的“奮進號”對轟,對正在遠處登陸上岸的陸軍卻有些無能為力。
當然了,十八芝的指揮官也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海漢陸軍就這么輕松登陸上岸,然后對己方的炮兵實現包抄,當下也派出了一支部隊,前往海漢登陸的地點進行堵截。但相比武裝到牙齒的海漢士兵,只有刀槍棍棒作為主武器的守方實在有些凄慘,而這樣的武器裝備對于他們所要執行的作戰任務來說,的確也起不到太多的幫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