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如此之多的外籍人員組建成一支部隊,顏楚杰不禁想到了穿越前那個時空中在國際上十分著名的一支多國部隊frenchforeignegion,即法國外籍軍團。這支部隊于1831年由當時的法國國王路易菲利普組建,初衷是為了補充戰爭中死傷的法國軍隊兵員,同時解決國內的外國人犯罪問題,允許志愿者隱瞞國籍和姓名報名加入。
這支軍團在成軍后的一百多年里參加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是法軍中執行跨國作戰任務最多的部隊之一。在19世紀末的中法戰爭中,還曾與清軍在安南宣光及臺灣基隆月眉山兩次交手。在穿越行動實施之前,這支多國部隊已經擁有來自136個國家的8000余名志愿兵,編制包括有三個步兵團、兩個騎兵團、一個傘兵團和兩個工兵團。相比之下,羅杰這支多國部隊的人員構成倒是顯得很普通了。
法國外籍軍團后來成為了外國青年取得法國國籍的一條捷徑,只要愿意為法國賣命,就有機會通過在外籍軍團服役來獲得申請入籍,而羅杰的部隊也可以算是奴隸們脫離苦海的一根救命稻草,只要入選了這支部隊,基本就提前告別了奴隸身份,培訓期結束之后考察合格正式入伍,其實就已經獲得了海漢籍貫。對于這些人來說,無異于得到了新的人生。
顏楚杰很隨意地走到一名人高馬大的黑人士兵面前停了下來,羅杰見狀便心領神會地下令道“士兵,報上你的姓名”
那名黑人士兵倒也聽得懂羅杰的指令,挺胸抬頭地大聲答道“報告首長,我是特戰一連列兵馬庫斯”雖然發音不夠標準,但基本達到可以讓人聽懂的水平了。這支部隊雖然目前尚未獲得正式的編制,但士兵的軍銜還是跟正規軍是一樣的。當然了,由于他們入伍以來還并沒有參加過任何戰斗,也就沒有能用于升級的戰功,所以目前這些士兵的軍銜還統統都是最基礎的列兵。
顏楚杰問道“你入伍多久了”
這個問題顯然難住了馬庫斯,不知道他是不太會數數還是難以用漢語表述出來,喉嚨里咕隆作響半天,就是說不出話來。羅杰看了一眼旁邊站著的排長,排長連忙上前一步,替馬庫斯回答道“報告首長,馬庫斯是今年二月入伍的。”
顏楚杰心想二月入伍,距今已有八個月的時間,也就難怪這黑大個能聽能說了,當下又問道“你老家是哪里的”
馬庫斯這次倒是答上了,只是這答案跟沒說一樣“報告首長,老家很遠很遠”
只看馬庫斯這黝黑锃亮的膚色,顏楚杰就能推測出他應該是來自于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即便他的老家是距離亞洲較近的非洲東海岸,從當地到南亞地區的航程也是遠得嚇人,名副其實的萬里之外。以目前的航海水平,他被奴隸販子從老家帶到這里,至少得在海上漂泊好幾個月的時間。對于缺乏遠洋航海經驗和度量概念的非洲土著來說,的確也只有用“很遠”才能形容出他的感覺。
顏楚杰只好放棄了刨根問底的打算,轉而問起了他目前在軍中的待遇“覺得入伍之后怎么樣能適應部隊生活嗎”
馬庫斯很果斷地點了點頭應道“報告首長,馬庫斯每頓都能吃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