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成了防御部署之后,海漢人的戰船并未沖入港口,范迪門直到此時才稍稍松了一口氣。不管海漢人是否準備攻打巴達維亞,至少自己已經把能用上的手段都已經用上了。如果這樣還是無法阻止海漢人,那真的就是上帝的安排了。
左等右等,幾個小時之后,還是沒有等來海漢艦隊的下一步動作,就在范迪門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城外終于送回了一個消息海漢人希望能夠與巴達維亞官方安排一次面對面的會晤,最好是由范迪門總督親自出席。
既然海漢人只是想要面談,那大概就不會準備開戰了,范迪門聽到這個消息終于是稍稍放寬了心,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跟海漢人會面要安排在什么地方才好
如果將會面地點安排在巴達維亞城,海漢人能放心大膽地上岸入城嗎如果安排在其他受海漢控制的地方,比如說海漢人的戰船上,那范迪門也多少會有些擔心安全問題。
好在海漢這邊很快就給出了一個折中的建議,在巴達維亞港外找一處海島,雙方首腦人物約好時間上島出席就行了,具體地點可由荷方指定。在巴達維亞港西北面的近海區域有數十個小島,要在其中找一處適合碰面的地方倒也不難,海漢此舉看起來倒是頗有誠意。
此外海漢還向東印度公司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派船進港購買各種補給物資。范迪門對此也沒有加以拒絕,海漢人的艦隊既然不是為了戰爭而來,那萬事都可以商量,沒有什么是談判不能解決的,如有,那一定是因為還沒有談到位。
“傳我的命令,立刻去請蘇克易先生來一趟。”范迪門在答復了海漢的要求之后,立刻便派人去請曾經與海漢人打過交道的蘇克易。
作為巴達維亞的華人買辦代表,蘇克易深得東印度公司高層的信任。他的長輩蘇鳴崗與前任總督科恩私交甚密,而這種信任也延續到了他的身上。在1631年夏天穆夏柏在安不納島擊敗了試圖武力收回當地控制權的荷蘭船隊之后,蘇克易便以東印度公司代表的身份,與范隆根和范德維根一同前往hn三亞與海漢進行磋商。不過那次談判的結果并不盡如人意,荷蘭代表團甚至還被變相軟禁了一段時間,雙方談到最后都未能簽署一份正式的和解協議。
不過也正是蘇克易等人去三亞親眼見識了海漢在當地的發展狀況之后,才讓東印度公司的高層真正意識到了海漢這個對手的可怕實力。如果說在此之前荷蘭人還認為安不納島的失利只是運氣不好或者軍官指揮不力這種偶然因素所造成,那么蘇克易等人從三亞帶回的所見所聞,就已經證實了海漢人的行動和他們所取得的壓倒性戰果并非巧合,這群人將是荷蘭在遠東地區所遇到的最為棘手的競爭對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