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門心想這玩意兒應該也是有豐厚的利潤才能吸引到商人跑到這里來投資經營種植園,聽寧崎的口氣,專門種植苧麻的地區還不止這崖城一處。種植面積如此之大,海漢應該是對其有比較大的需求才對。不過奇怪的是范迪門回憶一番,卻似乎想不起海漢出口商品的名單當中有什么麻類織物,看樣子竟然是被其內部消化完了。
快到崖城的時候,范迪門從車窗外又看到了另外一片種植園,不過這里栽種的植物不需寧崎介紹他也認出來了,是荷蘭人在南亞殖民地也同樣有在種植的甘蔗。
三亞特釀一直是市場上最為暢銷的海漢商品之一,其中一部分品種就是由甘蔗所釀制的朗姆酒。范迪門自然也品嘗過海漢人的這種得意之作,他不得不承認其口感、包裝和銷售運作都遠遠超過了東印度公司同樣在制作的甘蔗酒。拋開原材料的差異不論,雙方在制作工藝方面的差距大概也是難以追趕的。
不過范迪門所不知的是,海漢人對于甘蔗的利用程度也遠遠超過同時代的競爭對手,除了釀酒和制糖之外,剩下甘蔗渣也會全部用于制肥和造紙,這樣下來一片甘蔗田所能創造出的價值,自然也遠在這個時代的平均水平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