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地區遍地開花的經濟作物種植園,昌化地區的屯墾狀況要簡單得多。考慮到石碌昌化兩地的產業都比較敏感,不宜讓外部人員頻繁出入這些地區,所以并沒有對外界進行公開招商,所有的糧食種植區都是由農業部和本地民政部門組織耕種。而這種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本地的農林項目開發速度,耕地面積和種植規模的確是比不了那些開放招商的地區。
在向東邊的內陸行進了大約半小時之后,火車駛入一條岔道,然后慢慢停了下來。范迪門從車窗向外張望,卻見附近并沒有什么人煙,當下奇道“怎么在這里停下了”
“等著錯車。”喬志亞說完后,見范迪門還是一臉迷惑的神情,便向他解釋道“因為對面也有一列火車相向而來,所以我們得在這里等著,把對面的車讓過去之后再繼續前進。”
考慮到建設費用和實際使用狀況,石昌鐵路目前并沒有實現全程復線建設,只是在途中設置了若干段用于錯車的復線地段。等今后全程貫通復線的時候,現有這些岔道也會并入復線鐵軌當中。車停了不多時,果然便聽到遠處響起汽笛聲,緊接著對面駛來一列滿載礦石的貨車,呼嘯著從主道向西疾馳而去。
錯車結束之后,范迪門所乘的列車便再次緩緩啟動。這次出發之后,列車便沒有再在途中停下,直接一口氣跑到了石碌站。
范迪門本以為位于內陸山區的火車站會稍顯蕭條一些,畢竟這里除了礦場之外似乎也沒有什么別的機構了,但進站之后所看到的景象的確是出乎了他的預料,僅是在站臺上等待裝卸貨物的勞工就多達數百人,看起來聲勢一點都不比昌化港的貨運碼頭差。站臺上還有數臺用蒸汽機驅動的皮帶傳送機,用以將已經經過了初步粉碎的礦石快速裝運到貨運車皮中。
此外范迪門還注意到車站內外有不少身著軍裝荷槍實彈的海漢士兵在站崗執勤,看樣子倒是有點戒備森嚴的味道。范迪門并不知道這地方在兩年前曾出現過暴動,在那之后軍方就加強了本地的安保工作,還以為這是海漢人特地為自己的到訪所安排的保衛措施。
1631年九月的石碌暴亂之后,軍方對石碌礦場方圓近百里內的區域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清剿,當時參與作亂的幾處山寨也悉數都被搗毀。自那之后礦場雖然還是繼續大量使用苦役囚犯充當勞動力,但在管理方面著實加強了不少,近兩年來也沒有再出現類似的苗頭了。
目前在石碌礦場勞作的礦工約莫有五六千人,其中大約八cd是有刑期在身的囚徒。在條件最為艱苦和危險的礦坑底部,全部都是由這些囚徒在負責勞作。不過近兩年礦上加大了勞動積分減刑的獎勵力度,這樣一來很多刑期不是特別長的囚徒就降低了逆反心理,不會再冒著極大的風險尋求脫逃的機會。而對于那些大概不會有機會再走出石碌的重刑犯,礦場往往會對其安排非常繁重的勞動任務,以盡可能消磨其體力和意志,讓其沒有多余的精力來考慮非分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