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一筐筐的礦石從礦坑中運出,通過鋪設的軌道被運往火車站,范迪門不難想象出這些礦石在數小時之后就被投入到昌化冶煉熔爐中的場景。海漢在石碌昌化建立起來的采礦冶煉一條龍的體系擁有極高的運作效率,這是周邊國家都沒有具備的硬實力。范迪門可以確信海漢人在找到下一處鐵礦之后,也會將這一整套成熟的運作辦法照搬過去,而東印度公司什么時候才能在南洋找到一處適合開采的鐵礦,現在還看不到半點希望。
在離開石碌返回昌化的途中,范迪門的情緒明顯不如來時那般高漲了。不客氣地說,他在石碌所看到的生產狀況簡直令人絕望,海漢的鋼鐵產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都難以超越。海漢人組織生產的能力給了他十分深刻的印象,無論是種植園、鹽場還是礦場,運作的效率都是遠遠高出了同時代的競爭者。范迪門身為東印度公司的總督,對于旗下機構的運作狀況也略知一二,跟海漢這邊一做對比,立刻就顯出了差距。范迪門此行本來是要找出海漢的弱點,但看來看去卻似乎發現了自家的一堆弱點,這真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在完成了對昌化石碌地區的考察之后,范迪門搭乘“飛速號”繼續沿著海岸線北上,他將前往的下一站是海南島的西北重鎮儋州。
海漢在1630年對瓊北發動的攻勢正是從儋州下手,然后在短短數月中席卷了整個瓊北地區,并于次年完成了對海南島的控制。在1631年的儋州刺殺案之后,當地經過了反復多次的肅清,將一眾反對海漢的鄉紳豪強殺的殺,抓的抓,又從三亞調了不少歸化民過來安置,花了兩三年時間才逐漸讓儋州社會狀況趨于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