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長逸回過神來連忙應道“寧首長所說極是,以前考科舉為明廷效力,那自然是以四書五經為本,如今海漢執政,那書院的教學內容也應當根據執委會之要求做出調整才是。本書院既是在海漢管轄之下,定當遵從首長的安排。”
寧崎對范長逸的表態很滿意,點點頭道“要是都像你們白鹿書院這么好的覺悟,那我的工作可就省心多了”
范長逸謙虛幾句,便帶領寧崎等人前往下一個院落,考察高級研讀班的教學情況。這高級版的學員都參加過提學官主持的考試,最次也是有秀才功名在身的讀書人。這些人大多寄希望于能在科舉當中更上一層,在鄉試中考取舉人,或者在京城舉行的會試中考取貢士。要想入朝做官,那還得參加殿試,考取進士功名才行。
范迪門心中暗暗決定,等回到巴達維亞之后,就要對當地的教育機構進行一番梳理,特別是漢人興辦的私塾、書院,更是要重點清查,看看有沒有人在講授海漢制定的這些洗腦教材。要是海漢使用這種辦法向巴達維亞發起滲透,東印度公司還真是有點難以防范,還好這趟考察有所收獲,不然范迪門就算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海漢居然還有這一套招數。
但范迪門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海漢日后如果要踏足爪哇島,根本就無須采用這種小火慢燉,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辦法,只消讓漢人在當地鬧出點事,便可以直接以護僑的名義實施軍事介入了。當然了,如果海漢日后想要在爪哇島建立起長久的統治區,那對教育領域的控制仍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手段。
寧崎在對初級掃盲班的學生們進行抽查詢問之后,對白鹿書院的教學成果還是表示了肯定。雖然學生們的思想覺悟距離三亞的水平仍有差距,但考慮到這里的具體環境,白鹿書院也做得算及格了。范長逸得到寧崎的贊許,臉上都要笑開花了。這儋州書院雖多,但能夠得到海漢主管文教高層官員的親口稱贊,卻不是尋常的待遇了。
范長逸心中已經開始琢磨,等寧崎走后要把這一段訓話記錄下來,再去找一找儋州報社的人,爭取能在十天一刊的儋州新聞快報上拿個頭版。屆時順便再花點錢打打廣告,到了今年招生季必定能獲得不錯的成效。
儋州書院眾多,招生競爭也是十分激烈,白鹿書院雖然是老牌知名書院,但近兩年很多書院開始另辟蹊徑,開設一些所謂的職業培訓班,有造船、紡織、冶煉、航海、勘探、醫護等等專業,畢業后會為學員進入海漢官辦機構的就業機會。這種職業培訓班因為周期短見效快,又能解決學成之后的工作問題,頗得一些出身貧寒的學子們青睞。甚至有些原本因為經濟原因,并不愿意花錢送孩子念書的家庭,在了解到這種培訓班的就業去向之后,也果斷為家中孩子報名入學。
這種手段小書院用得,但像白鹿書院這樣的大書院卻有些抹不下臉面,畢竟這里可是在本朝出了好幾十名舉人的地方,現在要放下身段開班培訓手藝匠人,說起來還是有點跌份的。范長逸想要爭取更多生源,也只能從別的方向下手,比如說以“儋州第一書院”這樣的名號來進行炒作。當然了,武無第二文無第一,這究竟夠不夠資格第一,他自己說了不算,但如果能夠得到海漢高層人物的稱贊,這種加成就會讓書院的自我炒作顯得更有底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