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貴道“話雖如此,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些西洋的,南洋的番人,有我漢人血脈的倒也罷了,其他那些海外異族,倒是需要小心再小心才行。”
張千智笑道“照父親這么說,我海漢國的施耐德首長、摩根首長、約翰遜首長,這些人豈不是也算海外異族了”
張天貴驚道“你這小子,豈可妄議首長出身若是隔墻有耳被人聽了去。我張氏一族危矣”
張千智倒是一臉鎮定“何為海漢人,此事孩兒早已請教過首長,答曰,海漢不論出身人種,凡尊我海漢文化,守我海漢法令,忠我海漢政權,入我海漢國籍,便為海漢國民。孩兒剛才提及的幾位首長雖然生于番邦,但卻是貨真價實毫無爭議的海漢人。據說在那南海安不納島,早就有黑人、波斯人、暹羅人等等移民入了海漢籍,這國籍與人種之間,并無固定之關系,父親不必對此緊張。”
張天貴擺擺手道“這朝堂上的政策,老夫不懂,也不會去議論,你小子雖然是首長跟前的紅人,但切記不可驕傲自滿,自大妄為,張家這富貴前程都是首長們給的,若是你心思出了偏差,首長們自然也能抬抬手把這些都給收回去。張家上下,便唯你一人最有出息,未來張家的富貴,也多半著落在你身上,你的日常言行,更需小心謹慎才是。”
張千智見老頭子語氣慎重,也知道這不是開玩笑的時候,連忙躬身稱是。他本就天資聰穎,又得穿越者們幾年來不斷的言傳身教,意識眼光都遠超同時代的普通民眾,想法自然要比他這只會造船的老父親活絡得多。但張天貴是個老實人,事事講求個踏實,也沒年輕人那么多的想法。父子倆雖然同在海漢當差,但對于局勢的看法和自己所定的目標,卻有著明顯的差異。
類似這種意識形態的差異,不但存在于國民與非國民之間,便是像張家父子這樣已經入籍多年的歸化民,老一輩人和接受過海漢教育的年輕人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分歧。這一期的海漢時報發行之后,在民間引起討論最多的問題并非海漢是否應該立國,而是從海漢發展到海漢國之后,普通民眾的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新移民、體力勞動從業者等等,最為關心的便是入籍門檻問題。這些人來到海漢的初衷便是求一碗飯吃,來了之后發現入籍的待遇會更好,但卻有一道不高不低的門檻擋在前面,需要花費好些時日才能邁過去。對這些人來說,海漢的立國對別國的影響是好是壞無關痛癢,能否在短時間內改善他們的生存狀況,這才最重要的事情。
而已經拿到海漢國籍,或者說像張家父子這樣身為“國家工作人員”的老資格歸化民,所關心的問題層次便要更高一些了。這些人有著穩定的工作崗位、收入和生活條件,對于政治上風向變化也比底層民眾更為敏感,他們會從更理智的角度去判斷海漢立國之后對于自己所處位置的影響,是迎來升官發財的機會,還是將要面對更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其中的門道,大部分人只能看個大概,很少有人能考慮到更深層的東西,類似張天貴所提出與國際關系有關的這些問題,就已經算是眼界極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