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寶等了一陣,便見那書吏領著一名短發年輕人出來了。張金寶見這人短發短衫,也拿不準他究竟是首長還是歸化民,當下便先自報家門道“小人儋州瓊西書院山長張金寶,見過首長。”
“這位是執委會辦公廳的于小寶主任。”書吏介紹完來者身份之后,趕緊坐回原位忙自己的工作了。
現年二十三歲的于小寶在外形方面除了膚色稍黑,穿著打扮、言行舉止已經與穿越者相差無幾,也習慣了被普通民眾當做是首長,所以對于張金寶這個小小的誤會,他并沒有花時間去辯解,而是直接問道“張山長,你的身份證明帶了嗎”
“帶了帶了,小人身上帶著儋州管委會張新首長的介紹信。”張金寶趕緊伸手入懷,掏出了一封信箋,恭敬地雙手遞上。
于小寶抽出信來看仔細看了一番,信中說明了張金寶的身份和來三亞打算要辦理的公事,落款有張新的親筆簽名和儋州管委會的公章,看起來倒是有模有樣,并非張金寶胡亂吹噓。
于小寶看完之后問道“信上說你帶了一隊學生過來,人呢”
“都在,都在”張金寶趕緊向遠處招招手,讓自己的幾名學生過來。
于小寶看看沒什么差錯,便帶著他們進了勝利堡。當然,在進堡之前,搜查安檢的環節還是少不了的。張金寶對這種細節全不在意,他現在只覺得腳底下都有點輕飄飄的了,這勝利堡對海漢國國民而言就是如同皇宮大內一般的所在,執委會的首長們都是在這里進行日常辦公,想不到自己也有幸能踏足這種特殊的地方。
不過勝利堡里的狀況當然是跟張金寶以前的想象有著極大的出入,這里面別說太監和宮女,就連雕梁畫棟的宮殿也沒有,全都是外形方方正正,色調灰撲撲的磚石結構小樓,最高處也不過三層而已。原本勝利堡里還有一些早期搭建的活動板房,不過隨著海漢控制地區的日漸擴大,活動板房全都被拆去一線使用了,勝利堡里的建筑也統統都變成了標準化的外形。
這種造價低廉的磚石結構房屋外形的確說不上美觀,倒也不是執委會要摳這點建設成本,而是這幾年里重要的基建工程太多,反而顧不上對總部進行徹底重建。好在堡內的綠化和環衛工作都做得相當到位,道路兩邊都是聯排花壇,綠樹映襯之下花香四溢,能聽到樹梢傳來的陣陣鳥鳴聲,由護城河引入堡內的活水溪流分成若干條小溪溝穿堡而過,頗有自然風情。
張金寶注意到這些建筑雖然外形樸素,但窗戶卻全是玻璃材質,而且是市面上根本不怎么能見到的大塊平板玻璃,這一扇玻璃窗大概就得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了。張金寶雖然也有點小錢,家中也只有書房才裝了玻璃窗,還是那種兩寸左右的小塊玻璃鑲嵌起來的,價值根本沒法與這勝利堡里的窗戶相比。當然了,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海漢玻璃都是產自三亞,這自家的地方自然是要用上最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