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最徹底的解決辦法毫無疑問還是將潛在的隱患徹底逐出這一地區,但這種行動涉及到進入山區作戰,而對本地地理狀況尚不熟悉的海漢軍隊要完成這種任務顯然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和風險。摩根暫時也不想將有限的兵力全部投入到與土著部落的軍事對抗中去,畢竟當下打通后龍溪這條航道才是他的第一要務,如無必要也不需主動與土著開戰。
到了半夜,雨勢越發大了,摩根放心不下在外面值守的士兵,穿上雨衣帶著侍衛出去巡視了一圈,確認沒有問題之后,才回到帳篷中歇息。
第二天一早,先遣隊各部便按照摩根的指示,開始分頭進行施工。但因為一直在降雨的關系,涉及到需要挖土的基建項目都進度緩慢。摩根甚至不得不下令在劃定的蓄水池區域上方先搭建帳篷再開挖,否則這土坑挖出來多深就被水泡著多深,根本就沒辦法達成施工目的。而在營地外圍開挖壕溝的就沒有這種條件了,只能堅持露天挖掘,或許得等到下一批勞工到來之后,依靠人力才能戰勝天氣原因帶來的影響。
不過在一片混亂之中也有好消息,根據水文測量的結果,今天的河岸水位已經比昨天抵達時上漲了大約三寸。考慮到這入海口的河道寬度大大超過上游,那么上游的水位上漲幅度應該會更大一些,這就意味著上游通航能力會隨著梅雨季節的降水量增加而提升也并不是臆想,而是確實發生的事實。
到了中午時分,摩根見雨勢有減小的趨勢,便讓負責操作蒸汽機的技工開始調試蒸汽駁船,準備先帶隊去探探路。
在簡單吃過午飯之后,摩根帶了二十名士兵乘坐蒸汽駁船從臨時基地出發,沿后龍溪向上游行進。僅僅航行了大約兩公里之后,河道便開始迅速收窄,縮減到入海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摩根一邊用望遠鏡觀察著河道兩側的狀況,一邊讓士兵測量水深和流速,并按照航程記錄在案。從兩側河岸平坦的地形來看,這條后龍溪顯然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安分,一定有很多年份都出現過河水漫出河床淹沒周圍區域的狀況,想來這條水道雖然在后世是以溪命名,但其目前的流量卻顯然是一條正兒八經的河流而非小溪。
讓摩根稍感寬慰的是兩側河岸都沒有太多的遮蔽物,即便只用肉眼也能獲得極佳的觀察視野,不會輕易地被人打了埋伏。屆時負責武裝押運的士兵手中步槍的殺傷距離就有足夠的優勢,可以無需懼怕土著的竹制弓箭長矛了。
考慮到回程時間,摩根這一趟并沒有走得太遠,只往上游走了大約兩個小時就折轉返回了。期間船上的蒸汽機倒是工作正常,沒有出現什么岔子。為了防止這種可靠度不夠高的蒸汽機半路拋錨,駁船上還配備了單桅風帆和劃槳、撐桿甚至是纖繩,至少不會因為機器故障就導致船失去前進的動力。當然了,要是真發生了這種倒霉的事故,屆時所牽引的貨物駁船大概就只能先卸到河岸邊停著,等下一趟蒸汽船來將其運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