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北方的氣候,越早開始落腳點的建設工作,北上部隊渡過第一個冬天的難度就越小。國防部為了能在入冬之前爭取到盡可能多的時間,這次北上的行動并沒有再安排大規模的偵查行動,只是在之前北方招攬難民的船隊中安插了一些人手,到當地收集了一些情報。相對過去幾次由南向北擴張地盤的行動,這次北上的前期偵查算是做得比較少的。
“氣候原因當然只是其一,我們減少了北上的偵查安排,主要還是因為當地在大亂之后依然有很多地方處于失控狀態中,很多縣級治所還沒有得到及時的恢復,駐軍也都只集中在幾個州城當中,所能控制的范圍非常有限。”錢天敦向王湯姆介紹了膠東半島的大致現狀。
王湯姆道“明廷今年也沒有向山東當地增加駐軍嗎”
錢天敦搖搖頭道“中原地區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大明將主要兵力都放在了圍剿農民軍上,山東大部分地區都處于不設防的狀態至少對我們來說是這樣。在進駐到當地的前期,我們應該不會遭遇太大的軍事壓力。只要有你們海軍護住后路,當地的明軍很難跟我們進行正面對抗。”
“聽你說起來這次北上應該會很輕松的樣子。”王湯姆笑道“只是這樣一來,我們估計就沒什么戰功好拿了。”
“當地的氣候可能比明軍更麻煩。”錢天敦的表情卻并不輕松“根據歷史記載,小冰河時期的膠東半島,冬天的溫度會低于零下二十度,暴雪寒潮都是有可能會出現的天氣狀況,這對我們手下這些出身南方的士兵來說,將會是非常大的考驗。我們在當地修筑基地,就必須要將冬天的御寒需求考慮進去,這要比在南方搭建板房麻煩多了。”
海漢軍在赤道附近區域開辟新據點時往往都是搭建活動板房,只要能遮日避雨就基本合格了,但這類保溫能力較差的簡易房屋并不適合北方的氣候,而且考慮到北方的室內需要供暖,木制板房的消防隱患太大,頂多也就在天氣暖和時住住,并不適合作為過冬的營房。但要在當地修建大量磚石結構的房屋,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就很可觀了,當然了,期間所需的時間也不可忽視,所以國防部才急急匆匆地要趕在夏末之前安排部隊北上,否則很可能在寒冷的冬天到來之前還無法完成必要的基建工程。
目前舟山島上準備北上的部隊,大部分士兵都是南方出身,即便有統一發放的冬裝,也未必能很好地適應北方氣候。國防部并不準備冒著風險把希望寄托在冬裝和士兵的身體素質上,盡早準備好過冬所需的營房和物資,才是最為穩妥的辦法。
而關于落腳地點的選擇,國防部的高官們早在去年就已經達成了比較一致的意見,即以膠東半島的北海岸線為主根基。盡管從地理條件上看,南海岸線的天然良港似乎要更多一些,但國防部考慮的因素不僅僅只是這一處落腳點的環境,更要考慮這處選址是否能夠有助于達成海漢對渤海灣海域的控制,乃至下一步跨過渤海灣,踏足遼東半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