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倭寇,倭寇沒這么大的船。”那小兵張開雙手比劃了一下“有兩艘比以前登州水師大福船還要大一圈”
“你眼睛沒花吧會有這么大的船來芝罘灣”鄭老七將信將疑地從床上坐起身來。他雖然不太相信部下的說法,但出于職責,還是穿好衣褲,走出營房去看他所說的陌生船隊。
當鄭老七看到海上一溜帆船正自東向西駛入芝罘灣時,頓時酒勁醒了一半。這些船明顯不是北方沿海經常能見到的福船制式,也絕非倭寇那外形醒目的八幡船。船體都是頭尖體長、上寬下窄,更像是南方才會建造的廣船式樣。而其中最大的兩艘,的確是要比以前登州水城的福船還大一號。不過這些船的船帆都并非硬帆,樣式也是鄭老七之前沒有見過的,跟他認知當中的廣船還是有不小的差異。
這些船的桅桿上都懸掛著紅藍兩色的旗幟,明顯是隸屬于同一支船隊,但鄭老七在海邊待了幾十年,也從未見過這種形制的旗幟,更別說由此來推斷這支船隊的身份了。
這時旁邊有小兵過來請示道“鄭頭,要不要升煙示警”
“對方身份尚未確知,示個屁啊”鄭老七沉著臉罵道“這要是途徑此地的商船,升煙示警將大軍調來,到時如何收場”
煙臺山這地方說是烽火臺,但在過去的一兩年里其實并未真正發出過烽火警訊,而鄭老七也不愿在情況不明的時候就把事情搞大,要是到后面被證實是虛驚一場,他這個帶兵的人可是要擔責任的。這幾艘船前進的方向并不是煙臺山這邊,所以目前還可以安心再觀察一段時間,看看對方的動向再說。
幾艘船體較小的船先行駛抵海岸,在距離海灘尚有十余丈的地方便慢慢停下來。鄭老七估計是船上的人要先測下水深,以避免后面的大船在靠岸時出現擱淺。不過他比這些不速之客更為熟悉芝罘灣的海況,看那位置便知道大致水深,別說眼前這幾條船,就算來了更大號,吃水更深的船,也能毫無壓力地靠岸停泊。果然不多時,那幾艘船又緩緩向前駛出一段,在距離海岸極近的地方停了下來,然后開始搭建跳板。
“看樣子得走一趟了啊”鄭老七扯開嗓門,大聲喊道“集合整隊”
這支船隊靠岸的地方離煙臺山的直線距離也就兩三里,可要從陸上繞過去,起碼得多走四五里地。但守墩臺的明軍職責所在,必須要去查問清楚船隊身份才行。鄭老七留了五人在墩臺繼續觀察情況,臨走時不忘多個心眼對他們叮囑道“若是兩個時辰不見我等回轉,不管狀況如何,發煙示警請求援兵”
鄭老七并不知道,在他觀察對方動向的時候,那支船隊的甲板上也正有人拿著望遠鏡觀察煙臺山的這處墩臺。
“沒升煙啊這些明軍還真是膽子大”高橋南見船隊陸續靠岸后,煙臺山方向卻并沒有升起示警狼煙,放心之余也不免有那么一點點的失望。不過明軍的表現對即將到達芝罘灣的主力艦隊來說倒是一件好事,高橋南估摸著自己動作快一點,應該能趕在前面帶人去摸掉煙臺山上的墩臺。
這支先頭船隊搭載了特戰營下屬兩個連的部隊,下船之后便按照事前的安排迅速展開隊形,向南北兩個方向分頭摸了出去。向北的便是沿著芝罘灣摸向芝罘島方向,而向南的隊伍則是直接沖著這煙臺山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