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飛雖然是武官但腦子并不傻,他也意識到海漢人愿意主動牽頭做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目的未必單純。從郝萬清剛才所說的話來判斷,馮飛認為海漢人只是假托賑災救濟之名,要將山東的難民打包送到南方去充當廉價勞力。這說得好聽叫賑災,要是安心挑刺就有販運人口之嫌,海漢人想以公開的方式大量招攬難民,那的確是得跟地方官府把關系打好才行。
當然了,這對于目前軍政一肩挑的沿海千戶所來說,絕對算是一件好事。如果真能把各州縣的流民清理掉一部分,官府組織恢復生產的難度也能減小一些。而省下來的賑濟糧和相關費用,自然也不會再退回朝廷,幾個軍頭分分賬,流進自家腰包的油水還是很可觀的。
“要賑濟難民,所需糧食可不是小數目,到時候難民聽到消息從各州縣蜂擁而至,你們要是拿不出糧食來,屆時恐會場面失控,應對可有預案”馮飛想明白其中利弊之后,便開始旁敲側擊地跟郝萬清驗證可行性。
郝萬清也明白馮飛的意圖,當即回應道“我們這次來山東,運來了糧食近百萬斤,后續還會有船隊從南方源源不斷地運糧過來,足夠維持本地的運作。等開始收納難民后,我們也會組織他們在芝罘島開荒種糧,解決一部分補給需求。”
只要海上的航路不中斷,海漢的船隊就可以不斷將收攏的難民運往南方,再從南方運回糧食招攬更多的難民。不過海漢依賴的海上運輸線航程較長,而且山東海岸到冬天就會封凍,不可控的意外因素還有很多,只能說這個計劃在理論上的確是可行的。
馮飛聽得暗暗心驚,這些海漢人竟然不惜成本從南方運來如此之多的糧食,如果對方不是在吹牛,那這行動力也著實太可怕了。由此也可見對方對于這個計劃是勢在必得,不管自己同不同意,大概都會照做不誤,否則難道還把這百萬斤糧食再原封原樣地運回南方不成。
馮飛問道“那你們打算何時開始”
“越快越好。”郝萬清應道“如果馮大人覺得沒什么問題,那我們就盡快派人到各地張貼告示,分發傳單,以便讓民眾能得知我們的安排,自行來芝罘島領取救濟。”
馮飛斟酌一番,才又開口問道“本官想看看貴方的糧食儲備,不知方不方便”
郝萬清見對方一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架勢,當下也就順勢答應下來。海漢這次北上運來的糧食著實不少,說百萬斤的確有點吹噓,但幾十萬斤肯定是有的,就算要一一點算,那也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完成的,絕對能把馮飛糊弄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