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了兩輪射擊之后,約莫有七八名明軍中槍落馬,而其他人則是驚惶地撤離了交戰區。不過海漢狙擊手們開槍的時候,大多數明軍騎兵已經拋出了手中的抓鉤,所以路障也不可避免地被破壞了一部分,特別是繞在木樁上的鐵絲網,被這些抓鉤一拖,頓時就扯走了一大片,有些埋得不深的木樁也被一并扯了出來。
海漢軍的鐵網路障在過去投放到戰場上一向非常管用,不管是封鎖交通要道還是作為己方陣地的外圍防御工事,每次都會成為敵軍步卒的噩夢,士兵們就靠這路障拖延對方推進的速度,然后從容不迫地從近處的掩體后面用火槍進行攢射,靠著這種戰術,陣地戰基本是戰無不勝且傷亡極小。而且過去所遇到的騎兵部隊對于這種路障也并無應對良招,這些高度不等的鐵絲網就如同一道道的絆馬索,騎兵是根本不敢往里面硬沖的。
但今天與這支登州來的明軍交戰,對方所使用的辦法簡單而有效,迅速就對海漢設置的外圍防御工事造成了破壞,這倒是指揮官們在此之前所沒有預料的。如果不是海漢這邊的武器性能占優,大概很難對來去如風的騎兵造成有效的殺傷。這支部隊是貨真價實的大明官軍,一支與海漢軍性質一樣的職業軍隊,可不會像以前海漢軍對付海盜或土匪那樣一擊即潰了。
郭興寧也觀察到了海漢的應對方式和己方的作戰效果,雖然己方折損了一些人馬,但在他看來這種傷亡程度還是可以承受的,當下又加派了二十多騎,與先前出陣的騎兵一起,再次對海漢陣地發起沖擊。
“還敢來”摩根看到明軍去而復返,忍不住叫出了聲。剛才他只是沒弄明白對手的作戰方式,直到對方沖到近處拋出抓鉤,他看懂對方意圖之后才下令狙擊手開火,火力輸出強度有限,殺傷的敵軍人數也不算多。但既然對方還想來故技重施,那這次就不會再只有幾支步槍開火射擊了。
這一次海漢軍沒有等明軍騎兵再沖到陣前拋出抓鉤,便果斷開火射擊,而且是三道防線上所有士兵一同開火,以立體火力對沖上來的幾十騎明軍實施打擊。上百支步槍同時開火的威力就比剛才零星的狙擊大多了,沖在最前面的十多騎幾乎是同時中槍。而這時候也沒有多少精準度可言了,普通步槍百米開外無法精確瞄準,只能連人帶馬一起作為靶子射擊。
明軍騎兵中也有身手厲害之人,在馬上彎弓搭箭進行反擊,然而這種零星射出的箭矢威力極為有限,而且騎兵弓的威力本就較小,射出的弓箭幾乎都飛不到海漢兵的頭上,反倒是會為其招來一陣火槍攢射。
交戰的場景讓郭興寧看得心頭一沉,雖然知道海漢人大量裝備了火槍,但沒想到這威力如此之大,派出去沖陣的騎兵幾乎是瞬間就倒下了三分之一。訓練裝備這么一批騎兵的消耗極大,郭興寧苦心經營數年,手下騎兵也不過就維持在兩百騎上下,這次也是悉數都帶了出來。如今看到自己手下的精銳成片倒下,這無疑是在郭興寧的心口狠狠地捅了一刀。
好在他手下這些騎兵也都有一定的作戰經驗,發現勢頭不對,立刻便再一次轉頭后撤。雖說丟下了一些人馬,但總算有大半人成功脫離了戰場。但接連兩次受挫之后,士氣肯定已經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郭興寧見手下折損不少,當下也是動了真火,就算海漢人愿意休戰議和,他也不會再同意了。郭興寧心道你陣中有火槍兵,難道我便沒有嗎當即下令步兵出戰,由舉著大盾的士兵在前掩護,火槍兵隱藏其后,慢慢向海漢陣地靠攏。郭興寧希望自己部下的火槍射擊能對海漢陣地形成火力壓制,然后再嘗試破壞其外圍的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