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余同搖頭道“若是那樣,這杭州城里隨便去個人都能談成了,下官又何苦要特地請命從寧波趕過來請祁大人替卑職說句公道話,海漢人是不是讓步了”
眾人的目光立刻便匯聚到祁杰這邊,祁杰嘆口氣道“海漢頭目的確退讓了一步,他們提出的條件不必全部立刻執行,只要簽下協議,他們也會退兵。”
祁杰對于談判結果的感受很難用滿意來形容,他不喜歡海漢人,同樣也不喜歡以使者名義參與和談,態度卻十分容易妥協的曲余同。是以這談判結果到了他口中,說出來的效果就沒有曲余同那么令人開心了。
王畿怒道“這也能叫退讓這明明是羞辱我等朝廷命官難道以后要讓這幫南方蠻人拿著這一紙停戰協議來繼續要挾我們嗎”
“大人息怒,請聽下官分說其中奧妙。”曲余同早就做好了完全準備,見王畿發怒并不慌張,他確信自己可以說服對方接受現狀,答應與海漢議和的條件。
“各位大人,海漢人的三個條件的確極為無理,本官了解之后,與各位大人的心情都是一樣的。此等海外蠻夷,行事不知進退,斷然不可助長其囂張氣焰”曲余同心中早有預案,當下先拿話穩住了在場官員“但本官以為,當務之急,是要說服其軍隊退出杭州灣,我大明既不愿將其訴諸武力,那便只有曉以大義,令其認識到當下做法的謬誤之處,他們才會主動退兵。”
曲余同絕口不提軍事上的失敗,只說己方是不愿用武力解決問題,倒也是給軍方留下了一點顏面。這無奈之下的主動議和,在他口中反倒是成了體諒番邦的仁義之舉,讓王畿的臉色也稍稍放松了一些。
曲余同一邊整理思路,一邊繼續說道“海漢出兵,所為之事便是通盛碼頭大火案,本官聽說此案疑點甚多,且查辦進度緩慢,只怕短期內也不會有結果出來。若是隨便從杭州大牢里找幾個替罪羊判罪砍頭,海漢人也未必認賬。他們索要的賠償數目極大,甚至遠超杭州一年賦稅,完全不可能實現。但若是一口回絕,這談判就毫無余地可周旋,所以本官先答應了他們的第三條要求,開放浙江通商權,此事對我大明并無直接損失,反倒是市舶司可借此有所收益,算是對雙方都有好處的事情”
曲余同話音未落,便有人反駁道“開放浙江通商權,就怕海漢人貪得無厭,得寸進尺,嘗到甜頭之后要求會越來越多。”
曲余同搖頭道“這位大人此言差矣,據本官所知,海漢人一向奉行貿易為先之策略,有生意做,便不會有戰事,我們只需開放通商權,便可替大明消除東海上一個心頭大患,這又何樂而不為海漢在南方福廣兩地與當地官府多有合作,甚至向官府出售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幫明軍培訓軍官,替官府剿滅海盜維護海疆安靖。既然南邊能與海漢合作,我浙江為何做不得”
王畿捻須道“你說到南邊,本官聽說海漢人建國之地,便是強占了我大明瓊州島南隅,這又當如何”
曲余同道“大人,這些都是沒有真憑實據的傳聞而已,不足采信。試想那瓊州島地處天涯海角,蠻荒之地,海漢人怎會選擇那種地方建國以他們的實力,起碼也得在大陸打下幾座縣城府城才會考慮建國之事吧為何南方從未聽聞官府與其開戰,反倒是合作甚密,總不至于福廣兩地的官員全都叛國投敵了吧海漢人若是真想入侵大明攻城掠地,又何必止步于杭州城下,這杭州灣附近各州各府,豈不是都是極好的下手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