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湯姆撇清自家的同時,也順便踩了大明一腳。王畿聽得心頭怒火亂竄,但當下也不是發脾氣的場合,他就算對王湯姆不滿,當下也只能先忍下這口氣,否則這好不容易才達成的停戰協議,可能墨跡未干就要作廢了。
雖然雙方在這簽約儀式上貌合神離,各有打算,但最終還是沒有影響到協議的簽署和接下來的執行。在海漢集合人馬拔營離開的同時,浙江布政司及下屬的市舶司也將同步向各州府發出公文,宣布了允許海漢人進入這些地區通商的決定。
或許是心頭不太痛快的原因,王畿在完成簽約之后,也沒有再多花時間與王湯姆進行交流,便告辭返回了杭州城。官府早已經準備好了安民告示,待王畿回城之后,便由衙役去街頭人多之處張貼出來,抓緊時間將輿論帶到有利官府的方向。
這安民告示的最主要的內容,自然是為官府成功解除了杭州城的困局歌功頌德,同時將雙方協商結果的一部分公諸于眾。戰爭這種敏感詞自然不會在告示中提及,之前關于明軍在城外的行動也被解釋為“剿滅制造了通盛碼頭大火案的匪徒”,而海漢軍封鎖錢塘江的行為則被解釋為“協助官府查封水道”,如今海漢退兵,官府的解釋是大火案已經告破,專門趕來杭州協助破案的海漢人員自然也就撤回到海上去了。總之在此之前的種種異象,官府似乎都找到了合理的解釋,哪怕民眾對于這些解釋不會完全采信,他們大概也不能從官府那里得到更為合理的說法了。
不過民間熱議的問題卻并非海漢退兵,而是新進出臺的開發海漢通商權的相關內容。這個東西表面上似乎是海漢武力脅迫之下的產物,但實際上在浙江本地的既得利益者們也是促其成事的一個重要推動力。圍繞海漢通商合法化的游說與反游說,過去一年的時間里都一直在官場中不斷上演,有不少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牽扯其中,只是缺乏海漢軍這么一個力度頗大的定音錘敲下來而已。
在雙方簽署最后的書面協議之前,協議內容其實已經由某些人官方劇透,開始在小范圍的上層人士間流傳開來。與海漢有生意往來的人無不彈冠相慶,這就意味著他們今后販運海漢貨物不用再偷偷摸摸地行事,也無需擔心自家買賣會被官府查禁了。
按照去年兩國間的走私貿易狀況來看,這門生意的年貿易量計數單位起碼是百萬兩白銀,利潤空間也非常可觀。在此之前,浙江地區的海漢貨物進口貿易幾乎都是被少部分擁有代理權的商家所壟斷,但大部分人當初在舟山招商會上花錢買到的代理權在今年就會到期,屆時海漢肯定會提前召開新一屆的招商會,所以錯過上次機會的后來者也很快就會有新的機會加入到下一輪的游戲中。在這個時候海漢得到了浙江沿海各州府的通商權,不問可知,今年在招商會上爭奪地區經營代理權和專營權的競爭將會比前次更為激烈。
這還僅僅只是進口貿易的部分而已,對海漢的出口貿易同樣是一大塊肥肉。江浙地區的紡織品、藥材、糧食、礦產、瓷器、工藝品等等,都是海漢一直大批量采購的對象,甚至連制造這些貨物的各類手工藝人和工匠也都成為了海漢網羅的目標。
海漢自1633年攻下舟山之后,一直在向浙江本地的商界灌輸“貿易至上”的思想,以利益和資本來驅動人心,如今一年多過去,這種策略也逐漸開始產生了成效。民眾的關注點已經不再是海漢在浙江的存在是否算是對大明的一種入侵,而是跟海漢通商之后,自己能夠從中獲得哪些好處。
杭州城中布政使王畿的府邸,在海漢撤軍的當晚便舉行了一場盛大的宴會,以此來慶祝此次事件的“圓滿”解決。作為與海漢談判過程中立下頭功的大功臣,寧波知府曲余同也受邀出席了此次宴會,并且得到了極高的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