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余同深深一揖道“大人訓誡得是,下官一定謹記在心。”
王畿繼續說道“早先便有人與我提過,稱寧波府與海漢過從甚密,疑有暗中勾結,謀利賣國之嫌。只是寧波府這兩年還算太平,曲大人治理地方也算盡心盡力,并無大過,是以本官一直將此事壓下沒有上報朝廷。曲大人,你有你的治政方式,有應付海漢人的手段,這都不是問題,但要切記自己的身份,別做出忤逆不忠之事。這寧波府,我看還是在你手下管著比較妥當,好好做事,莫要讓我失望”
王畿這話就已經說得很直白了,曲余同聽得背上冷汗都冒出來了。很顯然王畿對他的動向并非一無所知,但最后還是在考慮大局穩定的前提下決定相信他,而且王畿大概也明白,就算換個人去寧波執政,其實也于事無補,多半還是跟曲余同一樣,變成態度曖昧的。既然現在曲余同還可以用,而且還掌握了跟海漢人溝通的渠道,那就沒有太大的換人必要了。
曲余同聽了這番話,便知道自己長期以來所擔心的問題總算是有了一個比較理想的結果,當下也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氣,連忙再次謝過王畿,心中已經在盤算等王畿今年辦壽的時候,須得好好操辦一份大禮送過來才是。
話分兩頭,王湯姆與王畿簽署了和平協議之后,海漢軍便很快拔營離開杭州,乘船返回東海舟山島。而被禁航十余日的錢塘江下游江段,也終于恢復了往日千帆競渡的熱鬧狀況,心急似火的商人和船主們終于能夠重新開始運作自己的生意了。
就在城里的官員們設宴慶祝此事和平解決的時候,運載著新一批海漢貨物的帆船就已經悄無聲息地抵達了杭州城外。海漢軍在這次的任務中消耗了不少軍費,定海港管委會也希望能夠盡快恢復貿易到戰前水準,將行動期間消耗的軍費撈回來。因為能夠準確地掌握停戰談判的進程,還未簽訂協議的時候,這批貨物就已經從舟山啟運了,行動不可謂不快。
除了盈利方面的考慮之外,還有一個促使海漢如此快速重新鋪貨的原因,就是要借此手段來給本地的合作伙伴樹立信心只要戰事一停,生意就可以繼續做起來了,沒有誰能把海漢逐出浙江,哪怕是官府也不行。而且根據雙方簽署的官方協議,今后這些買賣都將由地下灰色性質變成了合法的公開交易,這無疑也給偷偷摸摸販賣海漢貨的商人們節約了不小的渠道成本,不用再特地為此去收買相關的衙門。
盡管大明與海漢之間剛剛才結束了持續大半個月的武裝對峙,但這場小規模戰事似乎并沒有影響到本地商界對海漢貨的熱情,運抵杭州城外的三船貨物只用了半天時間,就已經被搬空了。
海軍實習軍官潘嚴在撤離之前就得到了王湯姆批給他的假期,所以他并未隨大部隊一起撤回舟山,而是換上便服之后,以行商身份進了杭州城。
潘嚴在進城時還特地仔細看了一下杭州的城防,這江南第一大城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城墻既高且厚,就算用火炮轟擊,只怕十天半個月也難以轟垮這城墻。而海漢因為兵員精貴,一向都是不提倡強行攻打堅城的。潘嚴覺得即便是放手進攻,海漢軍能在短時間內攻破杭州城的希望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