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糧食就是人民的命根子,今年大家能吃飽喝足,是因為有這一群青年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故事越讀越讓人動容,他們想起三年前那個放棄了念大學的機會,在所有人反對的聲音中堅持要去偏遠農村的蘇葉。直到今天家屬大院里還有人埋汰蘇葉糊了眼睛,輕易放棄唾手可得的前程。
現在再看看到底是誰糊了眼睛
“你說這人怎么能這么爭氣,她才多大點年紀就一聲不吭干出了這么多大事”
“可不是,難怪我聽著上溝村那么耳熟,你還記得三年前有個特別窮的村子來咱們大院感謝蘇葉嗎現在這個村可富裕了。”
報紙上的上溝村村民住的紅磚水泥房,村里有一排排青磚瓦房工廠,漂亮的小學、明亮的食堂,干凈的水泥路,多么不可思議原來貧窮落后的農村也可以建設得那么美麗,那里的生活水平一點都不比城里差。
周泓涵聽著大伙對蘇葉的夸贊,跟喝了蜜似的舒服。
寧家。
寧媽左右拎著一袋米、右手拎著一包掛面,臉上堆滿了濃濃的笑容。跟她一塊去采購的還有牛翠花家屬、何梅梅家屬。
牛翠花的婆婆笑得合不攏嘴地說“這幾天夸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報紙登出來前,翠花就捎了好多東西回來,十斤五花肉、一百斤大米、好幾只雞鴨,嚇了我一跳她以前每次回家都吞吞吐吐地,我還當她沒討到生計臊得說不出話”
哪里想到原來去做了那么長臉的事兒
“我在報紙上看到我們梅梅了報紙上說她是鐵娘子,不怕苦不怕累,把鄉村建設得和和美美。”
何梅梅婆婆點點頭,當初他們還以為她是到鄉下吃苦受累、過年了連路費都攢不夠回不了家,沒想到她是去鄉下奮斗事業的。這下登上報紙了,啥也不滿了,三天兩頭光往家里寄東西。
幾家人湊在一塊吃飯,伙食豐盛得宛如過年,有雞有鴨、有魚有肉,人人嘴里吃的是香噴噴的大米飯,喝的是兒女寄來的果汁飲料,恍然有種回到饑荒前衣食富足的日子。寧媽感嘆道“也許明年就是豐收安穩的一年。”
“今年已經不是饑荒年了,咱們不就在大口吃飯大口吃肉嗎”
爆竹聲中一歲除,1964年的腳步即將到來。
除夕夜,家家戶戶熱熱鬧鬧地團聚,手腳麻利的父母在案頭精心伺弄著一頓年夜飯,飯煮熟后他們吆喝著自家淘氣調皮的孩子快洗干凈手,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喜悅,眼里飽含希望和虔誠地看著桌上精心準備的食物。
“哇,爸爸、媽媽今天好多菜啊”
父母不經意地笑,“過年了嘛。皮蛋,快趁熱吃。明天給你做你想吃的糖餅。”
大米面條散發著濃濃的香氣,白花花的豬肉被精心地切成片兒,用豬肉炒過的青菜葉又脆又香。殷實的人家會買條魚,寓意年年有余。普通人家會做頓餃子,一口一個香,每個人都能吃得很飽。
百度搜,最快追,更新最快
又換域名了,原因是被攻擊了。舊地址馬上關閉,搶先請到點卡目去掉,一定要收藏到收藏夾。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