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當今天子登基以來,別的地方還不好說。
這神都之處,天子腳下,卻是一天一個模樣,正在發生變化。
自從撤銷各個總督府,大權重新歸于朝廷之后,這神都重新成為整個大齊權力的核心。
自然的,這座城市就難免越來越繁華。
除此之外,就是重新規劃道路,設置專門的衙門負責衛生,治安云云,讓這座城市,越發的干凈整潔。
別的地方不敢說,神都百姓們,自然是對于殷勝之極其擁戴的。
只是這段時日,內朝忽然傳來消息,最近天子開始迷上了著書立說,大部分的政務都推給了外朝。
消息傳來,自然讓朝臣們大愕!
對于皇帝陛下為什么會突然間不務正業開始寫書,這讓朝廷臣子們面面相覷。
不過也好,最起碼隨著殷勝之在封禪之后,威望越高,壓的外朝上下幾乎喘不過氣來。
而如今,殷勝之卻主動放權,給了他們巨大的喘息機會。
所以出奇的,在殷勝之不務正業的時候,朝廷上下并無半點不滿的雜音傳來。
當然背地里對殷勝之的行為卻是頗有微詞,好好的皇帝,沒事學別人寫什么書,寫書也就罷了,為什么還要寫小說?
寫小說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古代諸子百家之中也有小說家么。
結果殷勝之居然寫起了不登大雅之堂的通俗小說。
而且還召集了一批翰林幫他代筆!
殷勝之只提供大綱,故事走向。而其他一切卻都要這些翰林們來寫……
要知道,那些翰林們每一個都是科舉精英之中的精英,飽讀詩書,文章個個天花亂墜。
然而現在卻陪著殷勝之寫通俗小說,卻也讓人很是哭笑不得。
尤其是,張秋臣疵著牙花子看著流傳出來,已經寫好的章節,面色古怪,已經不知道該說些什么好了。
“話說大明神宗天子在位,萬歷十八年三月三日五更三點,天子駕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賀……
且說太尉洪信赍擎御詔,一行人從,上了路途,不止一日,來到江西信州,龍虎山上……
四邊并無一物,只中央一個石碑,約高五六尺,下面石龜趺坐,大半陷在
泥里。
照那碑碣上時,前面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籙,人皆不識。照那碑后時,卻有四個真字大書,鑿著“遇洪而開”四個大字。”
“荒唐,當真荒唐……”張秋臣搖頭嘆道:“翰林人等,居然寫出這等文字……”
卻是這等文字,在張秋臣這等同樣是飽讀詩書,翰林華彩的人物眼中,卻是粗陋不堪,不忍淬讀。
“這等通俗小說,不過話本而已,當然是給普通百姓們看的。當然不可能寫成駢四儷六之文……
其實,這是好事。我估計是天子有意讓政……”
“哦?如何說?”
張秋臣聽了這盧繼普的話之后,心中一動,不免問道。
原本殷勝之登基之后,張秋臣以為自己遲早也要被殷勝之趕回老家吃老米飯的。
卻不曾想,當今天子居然有著如此氣度,依舊將他留在朝堂之上,委與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