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錢不難弄,畢竟六千兩到五萬,翻了快十倍,只用了十幾年,從五萬到二十萬,不過四倍,錢生錢,再加上賺的錢,快的話,估計要不了十五年就能達到目標。
普通人可能還要害怕自己能不能再活十五年,畢竟安然這會兒快五十歲了,但安然自然不怕,畢竟是修煉了精神力的人,不用擔心壽命不夠的問題,不說突破精神力到十級以上延長壽命了,就算不突破,活個長命百歲也是不成問題的,到時就這錢生錢的速度,安然都數不過來,到時自己能攢多少錢了。
至于她從宋家弄來的那些錢,倒是不少,但她都是放在空間里的,那些錢要不能正大光明轉換成現在已升級成自己管事媳婦的柳綠發現,那也就是一堆金屬,不能算數的,而鑒于那堆錢實在是太多了,估計一時半會兒是沒法漂白成光明正大的錢的,所以安然自然沒將那大筆的錢算在自己的財產里,要不然要把那個算上的話,原身交代的任務,她早完成了。
而因為何老夫人明里暗里給了她不少錢,所以安然也不用像何五夫人那樣不敢花了,畢竟錢是何老夫人給的,她不用擔心花錢后像何五夫人那樣,遭到何老夫人的眼紅嫉妒,更不用擔心她會找自己要錢,畢竟一來錢是何老夫人給的,她看自己用了,自然不會要回去;二來自己這樣聽話,不搶她的管家權,哪里找哦,這樣聽話的人,她自然不會刁難了。
所以安然越過越滋潤。
安然越過越滋潤,其他人就看不順眼了。
其實府里其他人托著府里經濟狀況好轉,也越過越滋潤了,但是人心總是不足的,看安然得了不少便宜,自己沒得到,自然滿肚子不舒服,特別是何三夫人,那真是不舒服極了。
但跟隨一段時間后,萬大老爺發現,他發現二皇子心機深,當今圣上也發現了,他不喜歡心機深的,所以慢慢的,辦事能干的二皇子漸漸不被當今圣上喜歡,當今圣上更喜歡沒什么心眼、忠厚老實又聽話的三皇子。
其實二皇子更適合做儲君,皇帝之所以傾向三皇子,是因為,他怕選了二皇子上臺,其他皇子下場不好,而要選三皇子的話,他想著其他兒子應該不會被三皇子弄死。
皇帝既是皇帝,但同時也是父親,所以有時,不免在親情與國事之間矛盾,會出現這種左右搖擺也很正常。
因發現皇帝更喜歡三皇子,感覺站錯了隊的萬大老爺便改弦易轍,開始投靠三皇子,就像當年覺得自己家發達了就收回了跟何二姑娘的提親一樣,這會兒萬大老爺發現三皇子更有前途,也改變了主意。
但是,在跟何家的親事上,你三心二意還無所謂,畢竟安然也不可能因為你反悔,就找你的麻煩,但皇家的事,跟何家可沒法比,你既然知道二皇子心機深,厲害,你還敢反他的水,另投他人,這不是自尋死路嗎于是不多久,就有人彈劾萬大老爺收受賄賂。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萬大老爺的確收過些東西,但數額并不大,畢竟他是謹慎的人,也知道這種事要搞的太厲害了,不被人發現尚可,一旦被人發現了,可就了不得了。
但二皇子既然想搞他,就算收的數額不大,也讓萬大老爺栽了跟斗雖沒到奪官的程度,但卻貶到了外地,還罰了一筆不菲的錢,讓萬家將這些年得到的錢吐出來不少。
萬家既破財又貶官,日子不好過了,就算之前還曾盼著何二姑娘不要風光,免得打他們的臉,這時也沒心情當然也沒機會盼了,因為他們馬上要離京了,京城中的這一切,他們想關心也關心不上了更重要的是,后來還真是二皇子即的位,二皇子沒上位都能搞的他貶官,上位后就更不用談了,對萬家這種朝秦暮楚、墻頭草式的官員,二皇子那自然是不會重用的,沒奪了他的官算二皇子還算心胸寬廣了,所以萬家本指望其他皇子即位,還有東山再起的希望,也徹底破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