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時間連續下了好幾日的雨,源博雅決定外出取材。
沒錯,這個時代的藝術家也有任何時代藝術家的困擾,那就是創作與靈感。
尤其雅樂是純音樂的一種,不像現代音樂換個詞譜好曲你照樣吃安利,純音樂鑒賞的時候若有相似跟重復的曲調,相當清晰,哪怕不是專業人士都能聽出來。
你絕對不想在某天宴會上,天皇突發奇想讓你彈奏表演,一曲終了之后得到這樣的評價果然技術高超過人就是這曲子我是不是在哪里聽過的樣子
對其他人,彈奏流行的名曲甚至算風雅之事,但這個普通人的常規要求相對源博雅不實用。
他是一個投身為音樂,身為天皇子孫卻自降臣籍,無人對此指點,反倒紛紛贊同,覺得他就該專心在樂理上的大師級別樂手。
就好比在現代,你聽你同學唱流行樂會夸贊,但你如果買票去音樂會卻聽到你粉的愛豆直接翻唱其他人的曲子,會感到自己被敷衍了。
作為支持源博雅音樂事業的最大粉絲會會長天皇,他當然不會被輕易敷衍,偶然幾次還好,太久沒有新曲他可是會帶頭擠兌幾句源博雅的。
所以源博雅比其他樂手有更強的創作壓力,尤其趕上誰誰設宴,只要有上級出席,他必須準備好合適的曲目。
啊,你也知道,最近雨下太多,諸位躲在屋子里的大人們都有點抑郁了,天皇本人透露口風,雨一停就設宴。
源博雅也發愁了,前幾天正巧宮中貴人得子,才設過宴席,他把能演奏的新曲都奏過。雖然他也可以現場編曲,但靈感這事很難說,萬一現場表現不好呢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人人都認為源博雅天縱奇才,隨意吹奏就出口成章,誰又知道一首新曲前后又經過多次修繕,獲得創作靈感他有在各地取材多久呢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說得好像都是努力的人而非天才,而源博雅就是個努力的天才。對其他人來說,天皇只是天皇,但對源博雅來說那是他的親屬,長輩,他自然要做出最好的表現。
偏偏雨水連綿,牛車不易行走,步行外出的距離他都去過很多次,都是老生常談。源博雅正想著該如何是好,就聽庭院里有人交談。
“聽說了嗎今天湖畔旁的雅亭里,那一位準備吹奏。”
“真的假的我們還是躲開好了。那位太可怕了。”
“他為何要做這種事”
“據說是住在雅亭下的那位南山翁,頭疼欲裂,難以入睡,因而他的仆從找上那位。”
“這就沒辦法了啊”
“是啊是啊。”
有人在湖邊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