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她每隔五日,還要去自己開辦的團團點心鋪打理生意,如今團團點心鋪在整個汴京已經開了三家,在臨近的城鎮也開了兩家分號,可謂是名頭響亮。
趙允寧也同她這般,按部就班地成長著。
十八歲的趙允寧已經是個英俊逼人的少年郎了,他身量已經趕上父親,高大而挺拔,也因臉上稚氣未脫,身上多了幾分少年的蓬勃朝氣。
然若不看其面貌,但看其行事作風,頗有成熟穩重的風范,與少年時的佯裝小大人不同,越長大,趙允寧臉上的笑容便越多,也越平易近人。
兩人雖都長大了,卻也似還未長大。
他們依舊如同年幼時那般一起玩耍,一起讀書,一起郊游踏青,一起品鑒美食。
甚至還一起把外邦的采買回的種子成功種出來,最后開花結果,成了天下第一樓的新招牌。
這其中,就有又辣又香的辣椒,有又酸又甜的紅酸柿,有可以榨油又可做各色糕點的花生,也有可以當成五谷來食的玉米。
這幾種新鮮食物,一開始只能在裴家和賢王家的田地里試種,在反復的嘗試之后,歷經兩年才終成功,尤其是花生和玉米可以在汴京近郊廣泛種植,讓百姓多了兩樣可以果腹之食。
也正因這些新鮮食物的成功種植,裴如意跟沈憐雪一起試出了各種各樣的新菜,也做出了各色以前從未見過的點心。
就在裴如意以為生活會這么平靜順遂地過下去時,南疆卻接連有部族反叛,雖未有大戰,卻摩擦不斷,以至民生凋敝,無以為繼。
裴明昉會同幾位輔政宰執,同賢王以及其余宗室廷議之后,便臨命賢王為安南將軍,帥軍平息叛亂,還百姓生息。
裴如意直到這個消息的時候,趙允寧已經從書院告假,準備雖父親一起出征。
她一路從竹林間跑過,驚起鳥雀一片,待到丹鹿書院的學義亭前,便看到了靜默而立的趙允寧。
少年正負手而立,看著她的面容上還帶著熟悉的笑,他依舊如同少時那般喚她“團團,莫急,跑什么。”
裴如意跑到他面前,這才天停下腳步,微喘口氣“寧哥哥你”
趙允寧垂眸看著她,聲音溫和,帶著濃濃的安撫之意。
“是,如你所聽,我是要去南疆。”
裴如意的表情陡然一變,她死死咬著下唇,猶豫再三,卻一句話都未說出口。
對于此事,一看便是趙允寧自己的意思,若非他也有平定四方之志,否則也不會小小年紀便跟隨父親出征。
平日里看起來懶懶散散,似萬事不過心,卻到底是少年英才,臨危不懼,敢出征殺敵。
因為太過了解他,以至阻攔勸慰的話都說不出口。
可若不說,裴如意卻覺得心慌難受,從未有過的害怕涌上心頭,她才意識到,自己害怕失去從小一起長大的寧哥哥。
趙允寧看著裴如意,面上帶笑,眸中有星。
“如意,我會回來的,”趙允寧伸出手,時隔多年,重新摸了摸她發髻上的發帶,“我會歸來,品嘗你所說的那些美食,聽你講無念道長的那些故事,陪你一起種出更多的食物。”
“你等一等我,好不好”
君子一諾千金,裴如意眸色微閃,她抿著嘴唇看趙允寧,半晌不言。
一陣微風拂過,帶來茉莉幽遠馨香,也似帶來了無聲的約定。
裴如意未再讓趙宇寧反復承諾,她只是定定看著他,告訴他“好,我等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