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回朝這一日的汴京,比往日都要熱鬧一些。
天色熹微時,百姓們紛紛換上新衣,拖家帶口走上街頭,圍在朱雀大街兩側,踮腳往朱雀門前張望。
只不過此時時辰尚早,城門未開,還不到大軍進城時。
裴如意今日隨說起來得比往日要早一些,卻并未早早出門,她先去陪父母弟弟一起用過早飯,才把穿得五顏六色的弟弟提溜回臥房,讓他換了一身素凈些的衣裳。
裴停舟有些不高興,卻又不敢違抗姐姐,只小聲抱怨“大喜的日子,怎么不叫穿好看些萬一寧大哥瞧不見我如何是好。”
裴如意“”
裴如意很嫌棄地看了看被小廝換下來那件姹紫嫣紅的衣衫,看著上面刺目的艷麗花朵,很有些不解“這衣裳是誰給你做的何嬤嬤可不是這般眼光。”
裴停舟左瞧瞧,右看看,最后在姐姐審視的目光下,抵抗不住招供了“是我跟落筆一起買的,她也說好看的。”
裴停舟的小廝落筆今年十歲,也是陪他讀書的書童,別看裴停舟往日里挺粘姐姐,但在書院里,他就一門心思都是讀書,因此偶爾比裴如意回家還要晚一些,姐弟兩人便不經常一起走。
他一貫聽話,身邊也有人跟隨,裴家人倒是都很放心。
只沒想到,他別的岔子沒出,竟是會買這種難看到讓人喘不上氣的衣裳。
裴如意回憶起剛剛爹娘的眼神,憋不住笑了。
“你啊,就會胡鬧,”她點了點弟弟的頭,“莫要胡鬧,快去換衣裳。”
裴停舟這才悻悻換了一身青竹道袍,頭上也束好青云巾,一下子便又是清雋可愛的裴家小少爺。
裴如意不同他多廢話,待他換好衣裳,便拎著他出了家門。
姐弟兩人來到通濟坊的團團點心鋪時,點心鋪一樓已經坐滿了人。
尋常日子,點心鋪一樓只兩三桌椅,都是為了臨時歇腳客人所用,今日因百姓都在此處,裴如意便提前吩咐掌柜,讓他多擺些桌椅,讓過來迎接大軍的百姓多個地方落座。
裴如意這一來,附近相熟的百姓便都招呼“裴老板,多謝招待。”
裴如意笑著同他們打招呼,這便上了樓去,在二樓的臨街雅室里落座。
此處看下面的朱雀大街,異常清楚,可謂是登高望遠,毫不遮擋。
裴停舟趴在欄桿上往下張望,還哇了一聲,指著朱雀門城樓道“姐,你瞧,黃帳拉開了。”
黃帳既到,那么小官家等人應當也已到場,果然,姐弟倆坐下略等一刻,城門那邊便傳來禮樂聲。
熱鬧的樂聲傳進城內,傳進每個百姓的耳朵里。
百姓們皆是興奮起來,他們涌至夾道兩側,口中歡呼“恭賀大軍凱旋。”
“大宋威武,安南軍威武。”
在一片山崩海嘯的歡呼聲中,城門之外,塵土飛揚,威武漫天。
大軍馬蹄聲震耳欲聾響徹汴京,即便遠在通濟坊,裴如意姐弟也聽到了朱雀門外的馬蹄聲和士兵行進聲。
那是讓人無法忽視的軍威。
這聲響在城外略停片刻,似在拜見官家,又過一刻,大軍便整齊劃一跟隨在官家的步輦后,浩浩蕩蕩進入朱雀門。
裴如意先看到的自然是官家的皇帳,在官家之后是安南軍的先鋒營,先鋒營之后,才是此番的安南大將軍,攝政王趙祈。
他身穿鎧甲,騎馬而前,同往日所見斯文平和模樣似是大不相同,但若仔細去瞧,他臉上卻依舊掛著熟悉笑容。
他笑著同四周百姓招手,感謝他們一大早便來迎接軍士入城。
跟在他身后的,則是賢王世子趙允寧。
趙允寧身穿亮銀鎧甲,腰掛長劍,身騎高頭大馬上,周身皆是年輕朝氣。
兩年不見,他已長成赫赫男兒郎。
隔著漫天飛揚的彩幡,隔著層層人群,隔著遮擋顏面的頭盔,裴如意只能大概看清他模糊樣子,似是熟悉,卻又有些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