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小,餅皮也小,沈憐雪就把一根油果兒劈成兩半,中間切了四節,一個小巧的雞蛋煎餅,只能放其中一小節。
她做好了一個,把它裹起來放入碗中,李麗顏接過,放到沈如意的面前“咱們小團團可是個聰明丫頭,便是想的奇怪吃食,也肯定好吃。”
沈如意捧著碗,使勁吹著雞蛋煎餅上面的熱氣,香氣撲面而來,薰得她口水直流。
她迫不及待咬了個小口“哎呀,燙。”
沈如意如此說著,卻還忍不住又咬了一口“好香,好好吃。”
看書中幻想,跟真正吃到嘴里,是截然不同的滋味。
煎餅上刷的那層醬料是點睛之筆,有些黃豆醬的苦澀,卻又有甜醬的甘甜,混合在一起,把整個煎餅的層次提升到另一層,即便用不稱手的笑鐵鍋,沈憐雪依舊坐到了沈如意想要的那個味道。
甚至比想象中更好。
油果子是剛出鍋沒多久的,放了一會兒,內芯已經軟糯,很有嚼勁兒,但外皮是酥脆的,這一個煎餅,一口下去各種滋味涌上心頭,真是香得人一邊吃一邊流口水。
沈憐雪沒有立即做第二個,而是專注看女兒的反應,見沈如意一邊吃一邊燙得吸氣,蒼白尖俏的臉上,重新浮現出滿足的笑容。
“團團,怎么樣”沈憐雪問。
沈如意吃得不抬頭,抽空回“好吃娘可真厲害,比團團想的好吃萬倍”
沈憐雪笑著搖頭,問李麗顏“麗姐等下,我做一個與你嘗嘗。”
李麗顏就安靜等,看她麻利地攤餅打雞蛋,感嘆道“人與人就是不同,我自己做個湯餅都能把鍋子燒糊,到了你這里,怎么覺得做什么都簡單極了。”
沈憐雪恬靜一笑,沒說話。
因李麗顏是大人,她給少刷了些醬料,待到煎餅做完,李麗顏立即伸出碗接過來。
她也不怕燙,直接咬了一口,下一刻,她便睜大了眼睛。
“好吃啊”她呼著熱氣,忍不住又咬了一口,“這比胡餅張家的雞蛋脆餅還好吃哩。”
沈憐雪聽到這般夸贊,面上依舊平靜,她重復剛才動作,又去做第三個。
這一回,她往鍋里倒面糊的量都控制得極為準確,竹蜻蜓一刮開,剛好鋪滿整個鍋底。
沈如意看到母親臉上的笑容,便跑到李麗顏身邊,趴在她膝頭仰頭問“麗嬸嬸,你覺得我娘能賣這雞蛋煎餅嗎”
李麗顏這才回過神來,明白為何母女兩個大早起這么操持。
她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細細品味起這煎餅的味道。
麥香、蛋香、醬料香氣混合在一起,里面還有油果兒脆皮的焦脆口感和內芯的彈軟較勁兒,這煎餅,真的是越吃越好吃,越吃越上口。
李麗顏把一個小巧的雞蛋煎餅都吃完,才肯定地沖沈如意點頭“團團,你娘是廚神下凡,自能做這買賣。”
“麗嬸嬸覺得,一定會很紅火。”
她肯定地說。
作者有話要說1油條相傳起源于宋朝百姓罵秦檜,胡辣湯起源于北宋末年,豆漿大約起源于西漢。以上皆為百度,沒有依據。2酥角,就是長得像餃子的沒有餡料的炸團子,一般叫角的就是有角形狀的面食,叫羹的就是稠一點的湯。
紅包紅包多多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