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膏是現成的,里面加了烏梅、桂皮、醬汁和丁香,加水熬煮之后,會有一種很濃重的香料味,荔枝的味道倒是不算很重。
但沈如意從小不愛吃姜,沈憐雪每次在她吹了風不愿意喝姜湯時,都會放很多紅棗冰糖,現在有了荔枝膏水,倒是方便。
沈憐雪一邊煮,一邊同說“下午咱們還得去一趟十里坊,再買些油紙,還得買醬料和木炭。”
米面她一開始就要得多,因此倒不著急填補,不過木炭用的是原來家里存的,現在怎么也要置辦一些。
如此說著,沈憐雪就道“今日那客官說,若是加些芥辣瓜味道會更好,若是如此說,是否有人愛吃醬蘿卜和雪菜”
沈如意微微一愣,這些那菜譜里倒是沒寫,但沈憐雪本身廚藝便精湛,她又聰慧,懂得舉一反三,便自覺給自家的煎餅增添花樣。
沈如意立即拍馬屁“娘真厲害。”
沈憐雪笑著點了點她小鼻尖,待她們一人吃了一碗荔枝膏水,這才又出門。
這一回沈如意買了不少油紙,又買了一瓶芥辣瓜和幾壇子醬料,便同女兒往回走。
此時已是下午時分,沿河岸邊楊柳依依,水波蕩蕩。
暖陽已沒有正午時分那般燦燦,冷風吹來,還有幾分涼意。
沈憐雪抬頭瞧見賣菜的棚船,便牽著女兒過去,打頭瞧看。
這會兒已經是晚間生意,最后這些余菜賣完商販便要家去,沈憐雪低頭問“團團,可想吃湯菜”
沈如意眼睛一亮,她砸吧砸吧嘴,道“想吃”
沈憐雪便笑著點點頭。
她認真選了油豆腐、青菜、香菇、蘿卜和一條不大不小的鯉魚,又見今日的蝦新鮮,變買了半斤蝦。
買了這么多菜,也不過花了十文。
待到回去路過劉二娘家,沈憐雪便又從后門進去,對林二娘道“嫂子,我想買些生羊肉,回去給團團煮羊肉羹,要咱家腌制好的便是。”
要腌制好的,便是要去除膻味的,因此按售價來賣。
她每日攤位就在林娘子家前,打頭瞧著,就知道生意極好,林娘子一直覺得她為人有些瑟縮膽怯,但如今看來,卻并不是個吝嗇人。
有了正經營生后,到底也不肯委屈女兒。
她給沈憐雪拿了半斤羊肉,取了些自家的醬料,道“忙了一天,是要吃些好的。”
沈憐雪笑笑,沖她福了福,便家去了。
母女兩個回了家,沈憐雪自己侍弄魚蝦,讓沈如意用溫水洗菜。
一共就只有青菜、香菇和蘿卜,都很好洗,沈如意邊玩邊洗,待她這邊把菜弄干凈,沈憐雪已經片好了魚肉,洗好了河蝦。
還是用那口小鐵鍋。
所謂菜湯,其實是沈憐雪自己發明的一道菜。
她剛搬出來的時候每日忙個不停,又不想讓女兒整日吃酸餡胡餅,便是外面賣的湯餅,也沒什么油水,干巴巴只得馎饦和青菜。
而再貴一些的,鱔絲馎饦,豬肚水引她也買不起,便想了這么個注意。
用蝦頭熬湯,放些香菇蘿卜,再把各色菜品往里面一煮,煮熟之后配了水引或胡餅,便宜又美味。
沈如意坐在小板凳上,看母親沉靜做飯的臉,突然想到這不就是菜譜里寫的火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