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什么都吃,大抵是食肆老板最喜歡聽的話了。
沈如意乖巧應聲,然后便跟廖娘子一起安排這一桌娘子的餐食。
她們這邊的冷碟和火鍋菜品最好上,廖娘子飛快把這些菜都上齊,然后又端來夏日最適宜的雪泡縮脾飲,才道“各位客官略等片刻,火鍋鍋底一會兒便上。”
她說完,也不在這一桌多盤桓,迅速便退下忙了。
她一走,這一桌食客便開始左顧右盼,觀察這一整間食肆。
這間食肆是二月中旬開張,至此時約莫已有四月余。
其中一位圓臉的娘子便道“其實剛開張時我來過一次,那會兒鋪子里的食娘子顯得有些手忙腳亂,上菜傳菜也少了些章程,生意太好,人手就顯得不夠豐足。”
她頓了頓,繼續道“但這么小的一間食肆,若是多雇些食娘子,怕是鋪子里更沒處下腳,如此反復磨合,適應鋪子里的差事,才是正確選擇,如此看來,他們做得很好。”
“上菜很快,基本不用等,夏日準備的香飲子也冰鎮過,很是細致入微,且菜品擺放很有規矩,葷素交叉而來,這樣無論坐在什么位置都比較方便。”
她們如此說著,卻無人立即動筷,依然在評議這一間生意火爆的食肆。
另一個娘子便道“你們看他們家掛的字畫,汴京中有名的大家也有七八,甚至還有紅泥客的文章,她們還特地請人謄抄了一份,直接掛在柜臺后面,倒是聰明。”
紅泥客可謂是老饕們心中的大家,是每一個汴京食客敬慕的食神,她的推薦,她的評議,甚至她哪怕提了這間食肆兩句話,也會令食肆水漲船高,不僅在這條東汴河大街紅火,也紅火至整個汴京。
娘子們你說說,我瞧瞧,有的頗為滿意,有的則微微皺起眉頭,似是覺得還有什么不足。
就在這時,廖娘子領著顧婆子過來上熱鍋。
滾燙的酸湯鍋在銅鍋里翻涌,冒著酸酸辣辣的香氣,讓人忍不住唇齒生津,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廖娘子上了銅鍋之后,便道“各位客官,待到鍋中湯底沸騰,便可下肉菜,若是客官之前未曾用過火鍋,我可為客官講解。”
圓臉娘子便笑道“我們用過的,你去忙吧。”
廖娘子便麻利退下了。
待她退下,又有個娘子開口“這家雖是小店,但總讓人感覺很是體貼入微,無論做什么都覺得舒服。”
是了,這種細膩,這份體貼,是需要食娘子時時刻刻關心食客的一舉一動,一切以食客的要求為先,才能有這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娘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終一起看向年紀最長的娘子。
“姚老板,你說呢”
姚老板垂眸看向桌上的美食,笑著開口“咱們不如先吃說到底,還要看口味到底如何。”
于是,諸位娘子們便迫不及待動起筷子。
最先用的自然是火鍋,把又薄又嫩的羊肉片放入鍋中,看它在湯中翻騰,待到撈出來,在料碟里那么一滾,放入口中時還帶著煙氣。
有的人喜麻醬,有的喜油碟,有的就喜歡這么干吃,品嘗食物的本味。
無論怎么吃,這幾位娘子們都下意識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