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申皺眉想了一會兒,說道“每月兩篇,一篇是你思念心中的女子,一篇是女子思念心中的男子,不用文采太好,就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這樣的就可。”
辛永文陛下你聽聽,你說的這是人話嗎那是千古流傳的名篇,什么叫不需要文采太好像那樣的就行那是一般人能寫得出來的嗎
然而辛永文仍舊不敢拒絕。
易申叮囑他“你思念女子的詩文,可以給別人看,女子思念男子的,莫要讓別人看到不過你放心,朕不會讓你白寫,女子思念男子的,朕會給你雙倍的賞賜。若是寫得好,養活你一家九口是毫無問題的。”
辛永文“”他還能說什么呢,除了磕頭謝恩,什么也不能說了。
等他領命離去,易申長出了一口氣,欣慰地說“這波不虧,這下我連悼亡詩都不用寫了,辛永文每月替我寫一篇小統子,你覺得怎么樣辛永文今年才二十一,就算他只能活到六十歲,總共也有九百多篇我和他互表心意的詩文,后世一定會歌頌我們之間的絕美愛情的,對不對”
系統真恨不得自己能化出實體,揪住易申的脖領子,拼命地晃一晃,看看她腦子里到底是腦漿子還是真漿糊。
這是人干的事嗎這真是人能干出來的事情嗎
互表心意的詩文,讓辛永文一個人去寫您還真會廢物利用啊
然而它沒有實體,它只能默默地裝死,假裝沒聽到易申這個與眾不同的構想。
易申將辛家的事情交代下去之后,便安心地繼續處理朝政。
沒辦法,現在她是大安的皇帝,而且消極怠工的計劃暫時沒能施行下去,她只能親力親為。
她讓三公九卿和六部尚書準備的內閣條款,為什么還沒有交上來現在距離她安排這件事情,已經足足過去了三個月零七天,那群老頭為什么連個影子都沒交給她
這種能從皇帝手里分去權力的好事情,他們居然會磨洋工這合理嗎
易申滿肚子不快,在她知道辛文氏自盡,但被人救回來之后,這種不快達到了頂峰。
“你們都是吃閑飯的嗎”她指責看守辛家人的侍衛,“你們知不知道,救治辛文氏用了多少好藥材這些藥材都是黎民百姓辛辛苦苦交上來的賦稅,就因為你們的失誤,就要用來救這個對國對家都毫無用處的廢物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你們自己掏腰包這個錢朕不會再出一文”
在她發怒的時候,侍衛們膽戰心驚,聽到最后,皆是長出了一口氣。
原來只是要罰錢啊,陛下寬宏大量,真是自古難見的明君
于是在易申不知道的情況下,她又莫名其妙地,刷了一波“仁君”的名聲。
第二日是小朝,只有一些重要官員來朝會。于是易申懶得去大殿,只在崇安殿召見重臣。
見到傅司徒,她本想問問內閣的章程商量的怎么樣了,若是有什么不確定的地方,先交給她一個初步的想法,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她還沒來得及問,便被三公九卿六部尚書臉上“臣等有天大的事需稟告陛下請陛下定奪”的表情鎮住了。
戶部尚書首先開口,他滿臉驚喜交加“陛下,海城知府傳來喜訊,去歲海城各州縣的甜薯和地薯獲得大豐收,今年的育種事宜也已完成,只待陛下批準,便可向江南、華中一代薯種,若此事可成,大安黎民無饑餒也”
戶部左右侍郎也連連稱是,喜不自勝。
易申在年前便知道了海城地瓜土豆的產量,比現代差得遠,但是比起這個年代大安本土作物的產量,簡直沒有任何可比性。
她看過幾地巡撫送上來的新作物種植培養計劃圖,覺得沒有什么可改進的地方。畢竟她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員。在向戶部尚書確定,海城知府在各種地勢皆試驗過產量之后,便讓他們放手去做了。
“第一年若是種這兩種作物,可以減免賦稅。”易申補充了一點。
戶部尚書感動得眼淚汪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