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都不急著讓我生孩子,你急個什么
于是易申假惺惺地說“竟有此事傅大人去查查,若是屬實,就唉,讓他告老吧。”
傅司徒高興地應下了這事。
易申又等了一會兒,見眾人似乎忘了一開始的議題,便提醒道“朕要在各地開女學,眾位愛卿誰能去辦此事”
她不等再有人反對,便主動出擊“工部尚書,去年江南孫鄉君所制的織布機,現在造出多少了”
工部尚書現在提起這事還有些興奮“已經造出百余臺,各地州縣仿制的不下千臺,另有魯地研制蒸汽機的孟鄉公,已經將二者聯合為一,預計入冬時候,便可建造一座蒸汽機織布的工坊,所在州縣的百姓,都可買到物美價廉的棉布了”
眾臣皆向易申慶賀,稱贊易申是明君。先是甜薯地薯豐收,又是棉布大量生產,百姓豐衣足食指日可待,這樣還不是明君,那什么是明君
易申欣慰地說“江南有孫鄉君一人,便能使無數人穿上新衣,可見女子的智慧不可小視。若在各州縣興辦女學,想來不出十年,孫鄉君這樣的女子便會越來越多,早晚便可入朝為官,為朕分憂了”
朝堂上頓時一片寂靜。
說句實話,大安的官員,自認為對于女子的態度已經算寬容。畢竟他們的孩子生出來,總要母親教導,所以大安的女子,識字的不在少數。
可是入朝為官
這不合禮儀吧
這個想法剛冒頭,便被死死地按了下去上一個在朝堂上說“不合禮儀”的人,已經被拖下去等著致仕了,沒有人想做下一個。
但是女子入朝為官這事兒真的可以嗎
右都御史左看右看,見禮部左侍郎不說話,他是言官之首,硬著頭皮站了出來“望陛下深思,若女子入朝為官,何人生兒育女,教養子孫若此事一開,以后陰陽顛倒,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易申大怒“大膽竟敢用無人生兒育女內涵朕,把這人給朕趕出大殿”
右都御史“”不是,陛下,你不能這么不講道理啊
然而他還沒來得及抗議,就被金甲武士拖了出去。
易申余怒未消“還有誰還有誰對朕沒給大安皇室生出孩子有意見太宗到太上皇已經六代單傳,孩子少的又不是朕一個人,你們憑什么只罵朕一個是覺得朕是女子,所以柔弱可欺嗎皇爺爺啊,您睜開眼看看吧,您的孫女已經被欺負成什么樣了她才十九歲啊,十九歲沒生孩子的婦人這么多,他們為什么單單罵朕一個朕活不下去了,皇爺爺,朕來見你了”
易申說著,便提著龍袍往后殿走,一邊走一邊哭“朕要去太廟告狀”
滿朝文武槽多無口,又不敢罵易申。倒不是他們不敢罵皇帝,大安建朝以來,罵皇帝的人多的是,因為罵皇帝被打的也多的是,他們個個以此為榮呢。
但是易申太不按常理出牌了,話沒說兩句,就開始往他們頭上扣黑鍋,還越扣越大,每一口都那么黑那么圓。被扣黑鍋他們倒也不是那么怕,但是易申她武力值太高了啊北夷那倆國王就是前車之鑒,現在朝堂上面,就連武官都不敢和易申大小聲,更別提那些文官了。
因言獲罪,被拖到午門外面杖刑是榮耀,但若是在大殿上面被皇帝痛扁一頓
這個真不怎么光彩。
百官只能紛紛跪倒,口呼“不敢”。
易申停住腳步“你們連朕不生孩子都敢嫌棄,還有你們不敢做的事”
大長公主駙馬涼涼地說“右都御史家里一個老婆十二個小妾,現在一大把年紀了,只生出一兒一女,兒子還沒弱冠。他自己都生不出孩子,居然敢內涵陛下生不出孩子,我呸,他哪來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