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此事畢竟是國事大事,決策本身涉及一國百姓,她還是不要瞎摻和比較好。
嬴政無奈他又不是蠢的,怎可能聽風就是雨
如果自己真決定采納她“讓所有人讀書識字”的“建議”,肯定也只是因為這個建議真的有用,而不僅僅只是因為她提出了這個建議。
但問題是,“讓所有人讀書識字”對現如今的任何國家而言都不現實。
其他國家不愿讓百姓讀書識字,或許還是因為貴族阻撓,秦國卻并非如此,歷代秦王沒有“讓所有人讀書識字”以培養屬于秦國自己的人才,僅僅只是因為
讓所有人讀書的成本太高而已。
竹簡、木牘等記錄文字的載具太厚太重,傳播不便;布帛等記錄文字的載具堪稱價值千金;可以寫在竹簡木牘與布帛上不暈染的墨同樣昂貴;毛筆最容易得到,但吸墨性好的毛筆也并不易得
更不要說,書籍一向被貴族視作傳家寶,輕易不會讓其他人抄錄借閱。
若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讓所有人讀書識字也不過是空中樓閣,根本沒有實現的可能。
除非能降低讀書的成本,否則即便是秦國也有心無力。
但林阡方才的心音,也有那么一點點可取之處
林阡的想法是,只要讀書認字的人多了,進入學室學習法律的人也會相應增多,而那些了解法律的小吏們日后成為嬴政所需的能臣、謀臣的可能同樣會跟著增多。
嬴政確實沒辦法讓更多人讀書識字,但林阡的想法未必沒有另外的操作可能。
他看向李斯幾人“若沒辦法直接培養出秦國需要的人才,那么增加人口呢秦國推行軍功制度究其根本也是為了能征召到更多的兵力,培養出更多勇武善戰的士兵。若是秦國人口有所增加,以至于兵力過剩,那么,至少之前無法免除兵役的小吏就有了不上戰場的可能吧”
李斯一頓,點頭“若是兵力充足,自然可以免除小吏的兵役。”
然而
王綰提醒“陛下,您忘了自商君變法以來,秦律一直在鼓勵生育”
嬴政看向王綰“寡人自然清楚。但人口的增加除了每年增加的新生兒,不也可以向其他國家招攬除此外,潁川郡既然已經設立,潁川郡的人口也該利用起來,你們可曾調查潁川郡有多少人口,其中有多少孩童又有多少可以服兵役的青壯男子這些人入伍后,能否緩解一部分秦國兵力的需求”
王綰看向尉繚。
尉繚開口“回陛下,潁川郡設立后,百姓積極報名入伍,似乎并抵觸從軍掙軍功。但潁川郡百姓之前較少訓練,體格不比秦人健碩,又無老兵帶領,想要投入正式戰場只怕還要訓練個一兩年。”
全是新兵蛋子的隊伍拉到戰場上,基本等于送死。
嬴政再次皺眉。
這事不但王綰尉繚沒辦法,李斯也沒辦法。
而且可以想見的是,在一統天下之前估計同樣沒辦法,因為戰爭會損耗人口,所以即便有著源源不斷的他國百姓補充進來,但想要達到嬴政希望的,兵力多到可以讓人數頗多的小吏免除兵役也不太可能。
因為真要這樣做了,只怕會有更多的人想要去當小吏。
林阡看了嬴政一眼。
又看了一眼。
又又又看了一眼。
嬴政你眼睛抽筋兒了
他無奈問道“夫人可是有什么想說的”
林阡瞬間來了精神你們要是問其他的問題,我一個普通老百姓還真沒什么有用的見解。但你要是問人口的話的,這問題的答案,我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