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阿春懷孕之后,兩家人一改之前節儉畫風,不說頓頓都讓阿春吃肉,至少一天能吃上至少兩顆雞蛋
都是自家養來專門下蛋的母雞,兩家供養一個孕婦,問題不算大。
可每天吃雞蛋,也總有吃膩的時候。
阿春倒是沒說,她丈夫卻從阿春的進食速度與頻率中看了出來。
然后,阿春就吃到了一頓肉。
可肉也不能頓頓吃啊,他家雖然在百姓中條件不錯,但還沒到經常吃肉的地步。
沒肉,那就吃豬油。
可這年頭的百姓用豬油做菜,可不像是現代那般直接挖一坨放到鍋里面化開這時候的百姓用豬油炒菜,大多只會弄一點點熱個鍋,讓菜里面多一點兒油味兒就夠了,味道雖然比不放油好,但要說多美味
反正阿春不喜歡。
飯菜不喜歡,胃口就不好,人難免就會變得消瘦。
阿春的丈夫急得不行,最后到底還是決定瞞著阿春,直接用攢下來的錢去買肉買油
就算會因此被阿春責怪,他也認了。
只是不等他來到屠夫賣豬肉的地方,便看見有人提著一袋子東西往某個方向跑。
他一把將人攔住,問過之后才知道城內開了家榨油坊。
油坊
他趕緊跟著人一起跑了過去,然后便從油坊伙計的口中知道了大豆榨油的消息。
但凡家里有幾畝地的人家,誰家里會沒點兒大豆呢
有了更好的選擇,他當即帶著積蓄跑回家中將這個消息告訴了父母與妻子,然后便在家炒了一鍋大豆,裝好后便拎著往油坊的方向沖。
也是他運氣不錯,明明來回跑了一趟耽誤了不少時間,但在孫內史登記大豆數量的時候,他愣是擠到了最后幾個名額當中,沒有被孫內史直接勸回去。
雖然排隊很麻煩,他心里卻像是有一把火在燒一般,溫熱滾燙。
一直到當天傍晚,才輪到了阿春丈夫榨油。
他一邊將大豆交給負責此事的小吏,一邊掏錢交給另一個小吏,然后便聽見一陣榨油機運作的聲音,大豆榨出來的油很快便裝滿了木桶。
阿春丈夫樂呵呵地帶著一桶油與一袋子榨油后的廢料就往家里走。
有了這些油,阿春肯定能好好吃飯了。
百姓的生活因為榨油機的出現而有了不小的改變
不單單是炒菜放油的問題,也不僅僅是引發林阡想到植物油的路邊小攤烤串兒的問題,對百姓來說,最大的改變其實是因為產量太低,以及味道不好而被漸漸淘汰的大豆種子數量,再次有了增長。
糧食向來是國家根本,是以任何細微的變化都會被治粟內史記錄下來進行核查,若其中真有什么問題,還會直接上報嬴政,甚至被拿到朝堂上與文武百官商議。
像是大豆的種植數量突然增長這么明顯的變化,孫內史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調查得知原因后,孫內史也直接給嬴政上書陳明了緣由。
嬴政看過后,將其當做一則趣聞告訴了林阡。
林阡愣住“之前百姓很少種大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