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的名字從春秋戰國一直到秦漢時期都非常有名,并不單單是因為他成為諸侯看病,也因為幾乎每一代的扁鵲都會將自己的畢生所學記錄下來傳給后人,讓更多人知道該如何治病。
現如今存世的幾乎所有大夫,都曾受過“扁鵲”的影響。
除此外,扁鵲還時常四處游歷為百姓看病,名聲更是隨著百姓的口口相傳而愈發知名。
說起這時候的神醫,大部分人都會下意識說出“扁鵲”的名字。
是以當扁鵲以自己的名字在所有的報紙上都刊登了學校開設醫學科目,同時還會招收已經出師的大夫到學堂授課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大夫以及對成為懸壺救世的大夫有興趣之人都變得蠢蠢欲動起來。
唯一的問題是,扁鵲只有一個,所以這門課只有咸陽學校才有。
但對大部分人而言,這并不是什么問題。
白參祖上已經行醫五代了,靠著一手還算靠譜的醫術,他們家在當地就算談不上說一不二,地位也相當超然
至少當地絕對沒人敢得罪他們。
但隨著各地修建水泥路與鐵路,各地百姓想要到其他地方求醫問藥變得更容易之后,白參一家子的地位就下降了不少。
因為在其他地方,還有著更厲害的大夫。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誰讓他們祖祖輩輩行醫都只是靠著一本祖上偶然得到的醫術那醫術上的大部分內容艱澀難懂,若無前輩教導根本就看不懂。
但好在他們一家以前還算厚道,所以雖然地位降低,但他們的生活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祖父與父親對此心滿意足,并無改變的想法。
倒是白參野心勃勃,想要想法子拜師求學,以獲得更高明的醫術,打敗那個從自家搶走了不少生意的大夫。
于是當報紙上刊登了神醫扁鵲開班招生的廣告后,白參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立刻就找到母親拿了足夠的錢財,然后收拾好行囊就一個人乘上火車去了咸陽。
因為常年給人看病,白參的經驗還算豐富,再加上他將整本書都背了下來,各種基礎藥材與醫學知識還算明白,所以他非常順利就通過了扁鵲的考驗,成功進入了扁鵲專門開來教導醫學知識的學堂。
但
白參以為自己可以從扁鵲手中學到的醫學知識是,望聞問切、藥材辨別與種植、針灸等等相關,但扁鵲教導給他們的卻是
如何從一群青色霉斑當中提取防止傷口發炎的藥物
如何從源頭預防瘟疫的發生與蔓延
如何給青蛙動刀
他低頭,正好對上青蛙圓鼓鼓的兩只眼睛。
白參手抖了一下,正要下刀,就聽青蛙脖子突然鼓了起來“呱”
扁鵲聽到聲音看過來“你給青蛙用麻沸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