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父還在思考老文吏這個情況,放在他們上輩子,也算是個檔案局的老員工吧好歹也是鐵飯碗,倒也不算虧。
因為走了個神,他也沒聽清楚具體情況,不過十年前的滅門慘案啊,估摸著也就這樣了。
“梁曲縣在哪兒途中可有客棧需不需要我準備一些行李”安父更關心的是路上的情況。
只見老文吏搖了搖頭“梁曲縣距離府城很近,快馬加鞭的話,一天之內就能走個來回。如今時間也還早,若是這會兒出發,堪堪能趕在太陽落山之前趕到縣城里。”
安父懂了。
按照距離府城越近越繁華的規律,這個梁曲縣恐怕要比他們洛江縣繁華很多。至于客棧什么的,人家都是一個縣城了,還怕沒有客棧像洛江縣,縣城里大大小小的客棧有幾十個呢。
當下,安父就跟老文吏并兩個衙役一起出發了。
兩個衙役既是護衛又是馬車夫,安父和老文吏則坐在馬車上。如今已經是冬日里了,厚厚的車簾子放下來,擋住了外頭的冷空氣,倒是比夏日出行要舒服多了。
不過也就是這段時間了,要是再過一個月,到了隆冬時節,出門又成了一件苦差事。
好在正如老文吏所說的那般,梁曲縣距離府城并不遠,而像這種距離極近的縣城,在道路維修方面還是做得很到位的。
因此,這一路上倒是真的不難熬,中途還停下來休息整理了一番,順道吃了點兒熱飯菜。到了晚間,他們趕在日落之前,進了梁曲縣的縣城。
當然安父還是做好了時間管理,趁著這大半天的工夫,也終于弄明白了這件發生在十年前的滅門慘案。
既是滅門慘案了,可想而知死亡人數肯定不少。
然而,即便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在得知具體的數字時,安父還是被唬了一大跳。
一共是一百三十六人。
其中,不滿十歲的幼兒就有十二人。
這還是因為在古代,十歲是一個坎兒,超過十歲的人家不叫幼兒,而是覺得那就是個半大少年或者少女了。也因此,如果是按照安父對于孩子的劃分,那么孩子的數目還會再翻一倍。
至于死因,則各有不同。
有中了毒而死的,也有死于明顯外傷的,還有窒息的,以及有近一半的人都是死因不明的。
聽起來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放在這年頭卻是挺正常的。
本朝雖然也有仵作這個職業,可很多時候仵作并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尤其是
次日一早,安父看著眼前的廢墟,陷入了沉思之中。
老文吏在他身邊嘆氣“當年,是附近人家養的狗突然開始叫喚,其他人跑出來一看,才發現這里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時正是秋日里,氣候干燥夜里還有風,房舍又都是木制的,根本就沒法滅火。聽說,那火燒了一整夜,還是天亮后,大家伙一起幫忙,才堪堪將火撲滅。”
也有可能是把能燒的東西都燒得差不多了,火勢也就自然而然的小了下去。
因為事情發生在十年前,饒是老文吏提前做了不少功課,那也沒辦法完全復原當時的情況。
事實上,讓他接手這事兒還是因為他當時就在官衙門之中,案子發生時,也是他負責記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