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一番做法,錢大富真心誠意的表示,論缺德,他著實不是縣太爺的對手。
但老百姓們很高興啊,他們覺得沒毛病,你兒子孫子害得那么多人家丟了孩子,有不少人家還死了人,或者孩子至今未曾找回來。那你這個當爹的,挨幾下板子怎么了換成那些丟了孩子一直沒找回來的,他們寧可挨板子也想要孩子回家。
尤其是,只不過打十下
再善良的老百姓都沒辦法同情他,紛紛表示縣太爺真是個心地善良的好人。
王老太太倒是沒挨打,但她也不好受,因為縣太爺后來想想,還要派專人照顧挨打的王老太爺,仿佛有些劃不來。他大手一揮,決定縣衙門出藥,至于熬藥喂藥敷藥,還有類似于擦洗身子等等活兒,就交給老太太了。
要知道,王老太太出身也不差,她打小就是丫鬟伺候著長大的,活了大半輩子就沒干過伺候人的活兒。哪怕她婆婆還在世時,最多也就是吃飯時讓她站在旁邊布菜,再不就端個茶拿個點心之類的活兒。
可眼下,她要給動彈不得的老爺子擦身
苦啊,這日子過得可真是夠苦的了。
其實這都是看在他們年邁的份上了,換成王家其他人,縣太爺就沒這么好的脾氣了。
王家的兩個兒媳婦,在確定不曾參與這些事情后,仍然被判了五年牢獄之災。但其實,這五年她們并不是待在大牢里的,而是要出去做事的。至于具體做什么,就看當地缺什么了。
洛江縣啊,最缺的就是碼頭上的苦力,其次就是跟船的人了。
但這兩個活兒都不適合她們。
猶豫再三后,縣太爺打發這兩人去了當地的秦樓楚館,當然不是讓她們賣身,而是讓她們去伺候賣身的人。更確切的說,就是去那邊給人家洗衣裳、倒夜壺等等。
從富家太太淪落到這份上了,也是夠了。
眼看著縣太爺的處罰如此不近人情,甚至明顯是帶著侮辱性質的,王家幾位未出嫁的小姐們哭成了淚人。
王老爺兒女眾多,兩個兒子是嫡出的,另外還有個多年前就已經嫁人的嫡女,但在事發后被婆家休棄了,但本人并未回到娘家,而是直接在婆家當地削發為尼了。
考慮到那人出嫁都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縣太爺認為跟此事無關,就沒深究。但其他兒女就沒那么好運氣了。
最慘的就是妾生的幾個兒女了,既沒參與此事,但又沒辦法徹底摘出去,尤其他們之中多半都是十幾歲了,又不能像未滿十歲的孩童那樣直接被免罪。
于是乎,他們夜夜啼哭,對未來充滿了絕望。
但其實縣太爺還真沒下狠手,當然這個標準是他自己定下的,他一直覺得自己十分善良來著。
不信你去問問洛江縣的老百姓,他們也夸縣太爺善良呢。
只這般,善良的縣太爺決定將十歲以上但未滿十五歲、且確定未曾參與其中的王家子嗣,統統處以三年的刑罰。不過,考慮到縣城里的老百姓十分痛恨王家,為了確保他們的安慰,縣太爺大筆一揮,把他們發配去了煤山上挖煤。
而十五歲以上,但確實沒參與的,則是判了五年,也一樣去了煤山。
據說,棒槌聽到了這個處罰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但這里面還有一些未出嫁的女眷,她們既不能像王家兩位少夫人那樣去秦樓楚館洗衣裳倒夜壺,也不能去煤山挖煤,兩邊都不太適合
就在縣太爺猶豫之際,其中一人勇敢的向縣太爺提出,她想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