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兩碼事兒又不是做了一個就不能做另一個,兩樣禮都全了不就結了”姜三娘完全沒被說服,氣呼呼的表示回家就向她奶告狀,讓她奶去收拾她姑。
接下來,集市也不逛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姜三娘兜里的錢都花光了,再說這會兒也快到中午時分了。
幾人坐著驢車回家了,周六福是跟著她兩個嫂子一起來的,因此沒跟她們一道兒走。倒是傅奶奶,親自把兩個小姑娘送到家門口后,才轉身離開的。
不得不說,在經歷了人販子事件后,鎮上各家各戶的大人們都提高了警惕心,連路邊單獨一個人玩耍的孩子都少了很多,茶館里也有說書人一遍遍的說著拍花子的下場,還說秋后處斬,一刀兩斷就是好命,千刀萬剮也是活該
安卉站在鋪面門口,看著姜三娘激動得連比帶畫的跟她奶奶說事兒,沒多會兒,姜奶奶就起身回了后院,換姜三娘看著鋪子。
因為安卉不認為對方有義務告知后續情況,也就沒太在意,轉身回自個兒家去了。
本來嘛,這就是一樁買賣,安父幫人家出殯下葬,再來一套連他自個兒都不清楚有啥意義的儀式,然后就是正式求庇佑,成功與否只在一瞬間。這成功了,當然是收尾款,沒成功也能拿到一筆辛苦費,之后這筆生意就算是了結了。
當然,老錢是特例。
像這種特例,屬于萬中無一的。
不同于安卉的淡定,姜家那邊顯然很氣憤。
且不說感謝不感謝的,家里的孩子找回來了,發生那么大的事兒,怎么能連個招呼都不打呢這算是什么意思打算斷親了嗎
當天下午,姜奶奶就沖了。
兩家距離屬于不遠不近的,因為并不是在一個鎮上的,但距離又不是特別遠,加上兩邊的道路狀況良好,正常來說,大清早的出門,哪怕是走著去,那也能趕上吃午飯的。
這天傍晚,姜奶奶沒回來。
又隔了一天后,老人家還是沒回來。
姜母直接就跟學堂那邊請了假,又喊上了自家已經出嫁的二女兒,風風火火的往姜姑姑家趕去。
到了這會兒,安卉已經猜到可能真的出了什么意外。
要么是姜奶奶在路上發生了什么意外情況,但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那條路人來人往的,沒聽說出啥事兒。要么就是姜姑姑家發生了什么事兒,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什么好事兒,這大概也是為什么明明孩子找到了,卻并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姜家的原因吧。
好在,幾天后情況就明朗了。
姜奶奶帶著兒媳婦和孫女回來了,面對街坊鄰里的詢問,她滿臉的愁苦。
她倒是沒打算隱瞞什么,主要是這事兒瞞不住。
但真到了要說的時候,她又是接二連三的嘆氣。
最終,還是姜二姐給其他人解了惑。
“我家那表弟也不知道是命好還是命不好,叫拍花子拐了去,最可憐的就是活祭了,命都得丟。還有一些孩子被打斷了手腳,這輩子算是完蛋了。女娃兒就更可憐了不過他呀,叫人給養著了,還是當兒子養的。”
被拐當然是壞事兒,但被人收養卻是好事兒。
問題是,眼下姜姑姑一家找到了丟失多年的孩子,自然是希望孩子回家的。可如此一來,被人當兒子養的孩子卻是陷入了為難之中。
安卉也湊在里頭聽,她身邊就站在胖乎乎的周六福。后者已經知道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惹得姜奶奶等人往外跑,一連幾日沒消息,嚇得還以為自己闖了大貨,眼見人回來了才松了一口氣。
對于這年頭的人來說,被拐的孩子叫別人當兒子養了,屬實算是一樁新鮮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