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文斌的這句話剛說完,下面就有人大聲叫了出來“畢老,我們聽來的都是不完整的,你給我們講講吧。”
“好吧。”畢文斌輕咳一聲,“楊惠子在唐高宗李治時期已經是久負盛名,到武則天神龍年間,武則天召他入宮,并交給了他一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就是在小指甲蓋大小的玉石上雕刻出道德經全文。”
“估計那時候武則天的出發點也只是想為難一下楊惠子,畢竟楊惠子被人稱為塑圣,這讓她這個當朝圣上就有些不開心了。”
“這個難題沒有難倒楊惠子,他只用了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說著畢文斌一指大屏幕,“楊惠子雕刻了這一尊老子像,然后將五千一百六十二字的道德經全文雕刻在了小指甲蓋大小的酒葫蘆上。”
隨著畢文斌的講解,那個酒葫蘆的鏡頭轉動了起來,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蠅頭小篆。
“這個老子入關像的所有特征,和相關古籍野史上的記載完全一樣,這是鑒別真偽的一個方面。另外,眾所周知,楊惠子的雕刻技術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水平,你們看雕像上的陽紋走線,還有衣服的鏤空陰線。”
大家的目光都盯在屏幕上,幕后的操作人員隨著畢文斌的講解,將鏡頭拉到相應的位置。
“最有特點的是雕像手上握著的拐杖,上面刻畫的紋路使用的是斜井紋走刀法,此刀法乃楊惠子的不傳之秘,幾乎沒有人能夠模仿出來。”
“最后,就是觀其神韻。你們看老子雕像的臉部表情,那種似笑非笑,似愁非愁,似著急又似悠閑的神情,實在是難以言喻。從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出不同的表情,這種技藝,非楊惠子不能刻畫出。所以我的鑒定結論是,這個老子入關像,當屬真品。”
畢文斌將麥克風遞給何清揚。
何清揚接過麥克風,高聲道“各位,關于這個雕像,畢老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就不再重復。我的結論和畢老一樣,這個老子入關像,當屬真品”
何清揚的話方說完,底下的眾人就激動了起來。
燕京市的兩位古玩界泰斗出馬,打眼的概率幾乎為零,所以眾人心中都有了底,不再糾結是否贗品的問題,而是開始討論這個東西的價值。
“不知道這個起拍價是多少”
“不用關心起拍價,沒用,你們說,這東西值多少錢合適”
“不好估量啊,反正這東西我要了”
“什么叫你要了,拿錢出來說話”
“”
拍賣師并沒有立馬開始拍賣,而是讓眾人激烈的討論,這不失為調動眾人情緒的一個好辦法。
想來,這件壓軸的傳說之寶拍出的價格,必然不會讓自己失望。
“這個東西雖然雕刻的是老子,但為什么會叫老子入關像呢,入關是入哪里”沈秋玉好奇的低聲問道。
葉鋒將目光從大熒幕上收回,解釋道“我想應該是出自一個典故”
“什么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