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穩落冰,現場奮力歡呼。
孫婭然“很干凈的技術,叢瀾在點冰上的動作真的百看不厭外點四太漂亮了”
于蒙“提前轉體很少,空中和落冰的姿態也很好,看來這個休賽季她又有了技術方面的精進。”
4t落冰滑出,從這個半場到另一個半場,叢瀾腳下步伐不斷,趁勢繼續做第二個四周。
開場兩個四周跳,4t干凈輕盈,4s果斷迅猛,不過后者在落冰時有些不穩,叢瀾被迫手指摸了冰面,這使得她心里有了些許懊惱。
孫婭然“可惜了不過這個薩霍夫四周,我發現叢瀾常用的姿勢是八字起跳,與雙腿同方向的起跳姿勢相比,這個姿勢看上去要更大開大合一點。”
于蒙“也更漂亮一點。”
弦樂組退出,圓號聲音也幾近消失,鋼琴再次有了獨奏的機會。
叢瀾以butterfy姿勢跳接燕式轉,她仰燕旋轉,腳下幾乎沒有位移,稍后改側燕,不算快的速度里,能清晰地看到她胸口的那個“心”,以及背后的那只蝴蝶。
側燕接甜甜圈狀態,她從身后拉起了浮腿,將自己盡量地團成了一個圓。
空中攝像機湊近,給了一個俯拍。
在切換甜甜圈時,鋼琴獨奏已經改成了樂團合演,平靜憂傷的旋律被打破,主題的沖突、黑暗與光明的不斷較量,氣氛變得不一樣了。
叢瀾以放在前半程的3a3t和3z來配合這段旋律,向前的3a是迎難而上,緊跟的3t是實力展示,舉雙手的3z皎皎如月,一切都是如此的美好。
這段留的并不算長,當d小調轉而d大調,輕松愉快的氛圍將剛才的振奮中又帶著的陰郁緊張一掃而空,生機勃勃之下,冰面燦若花開。
堅定有力的節奏中,叢瀾開始了她的接續步。
與榮耀向我俯首不相上下的精彩步法串,瑪麗娜維斯里娃再度展現了她在編舞方面的天賦,將這段步法融于音樂,也讓叢瀾的“熱情”、“心臟”像狂風暴雨一樣,洶涌地鋪滿整個冰面。
步法之間毫無滯澀,前一個與后一個銜接流暢到不可思議,單足難度步法帶著轉體,熱情明朗隨著叢瀾的動作向外散發。
有人曾經苛刻地評價榮耀,說這個自由滑太過于刻意,在炫技上做得太滿,比叢瀾之前的我即是我更炫技,失去了花滑的本來面貌。
但花滑對外的宣傳里,isu數次使用叢瀾的這個曲目,在一個專輯之內,四個項目的運動員共計十來個節目,只有榮耀的播放量到了千萬級別。
最關鍵的是,這只是其中一版。
gf也好,世錦賽也罷,每一次的榮耀都有新的播放量,每一版的賽場發揮都讓人驚呼叫絕。
還有人在評論區問,這都要被批評沒有展現花滑的真核,那么有哪個節目是體現了的
苛刻的人沉默,他們思來想去,規則之下竟然沒有一個作品,是可以比肩叢瀾這個榮耀的。而規則之前,榮耀依然能與那些經典不遑多讓。
哪怕有不喜歡叢瀾的人戴著“我認為叢瀾之外所有節目都超絕”的一千八百米大濾鏡,推薦了幾個曲目,隨后也會被真正的路人一臉迷茫地反問,你是當真的嗎沒在驢我
叢瀾從不反駁榮耀里包含炫技意味,后來還有一些退役的運動員、業余的花滑愛好者們發起了一個“誰能滑完小榮耀全程”的活動,要么有人磕磕絆絆地滑出來,要么主動減少銜接和部分動作來求流暢度,要么一開始就選擇了放棄。
連專業的運動員也不得不承認,叢瀾的這個自由滑就是超難,難到他們要失敗好幾次才能連貫滑出,給出的情感和舞蹈動作的美感,還遠遠比不上叢瀾。
第二樂章的接續步,只比被調侃成“魔鬼接續步”的榮耀只難不弱。
瑪麗娜維斯里娃在sns上表示,她傾盡了畢生之力,來為叢瀾完成這場對冰面的告白。
熱烈、瘋狂、無所隱藏,叢瀾將一片熱忱盡數展露,她在最冷的冰上,做著最炙熱的抒情。
內勾與外勾的銜接轉換時,叢瀾的身形忽而一傾,隨著被拉長的背景音音節一樣,她的動作放慢又轉快。
兩個喬克塔的深刃在冰上畫出痕跡,她躬身又直起。
叢瀾在俄羅斯與維斯里娃學編舞的時候,對這段接續步的要求是,以生命和靈魂去抒情。
花滑占據了她人生的大半,從單純的為了第一到現在的榮譽、教練、團隊、冰迷、責任,叢瀾沒有感覺到壓抑,她只是更愛這塊冰,也更愛這個項目了。
這個賽季她18歲,未成年到成年,很多人為她歡呼,慶賀她長大。
叢瀾也有著別樣的感受。
她以前是沒長大就夭折了的,過了18歲,就好似有了新的人生階段一樣。